2019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西师大版.doc
《2019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西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会写8个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查找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查找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课前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生:熟读古诗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送别》歌词并播放歌曲,学生自由朗读并谈谈感受。师总结:这首诗是李叔同在送别朋友时写下的,词中离别的伤感和忧伤从舒缓的音乐中慢慢的流淌出来。 2.师:我们的人生路上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当有一天,我们要和我们最好的朋友分别了,我们的心里该是怎样的滋味呀!今天,我们就要乘着时光机来到一千多年前,看看那时的古人是如何送别朋友的。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知诗人。 出示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友人远行的图片,提问: (1)你们猜猜站在江边的是谁?(对猜出来的学生进一步提问是否对李白有所了解,师再出示李白生平资料作为补充) (2)他为什么伫立在江边呢?(送朋友)原来他刚刚送走了他的好朋友。 (3)他的好朋友是谁?(学生讲完后出示孟浩然的资料) (4)在哪里送别呢?(板书:地点:黄鹤楼)(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资料,教师再做补充)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哪里呢?(板书:广陵,今:扬州)(适当表扬:同学们很棒,课前的预习很充分!) 2.出示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问“之”的意思并叫学生解释题目意思,教师带读题目一遍,注意节奏。 3.读诗文 师:李白即将和好朋友孟浩然分别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相机板书:读诗文) (1)学生自由读,并找出生字词(出示课件:全诗) (2)师:我们在读诗时,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课件)现在我们先把这只拦路虎消灭掉(学习生字词) (3)指名读诗 (4)男女生分度 (5)齐读 三、生字指导 1. 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难写,或者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2.观察字的结构,特别注意压线的笔画。 3.师范写:“鹤”、“ 陵”、“唯”。 4.学生练习书写。 5.展评。 四、课后延伸 1. 完成生字作业。 2 .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 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解诗意 师:同学们,祝贺大家已经能够把字音读准确,也读出了节奏,只是呀,你们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诗歌的韵味,我们要把诗歌的韵味读出来,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板书:解诗意),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注释以及课本中的注释,(出示课件:诗注释)看看每句诗的意思,不懂得可以和同桌交流。 (1)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理解重点词语:故人、西辞(可以出示课件:黄鹤楼与扬州的位置示意图)、烟花(出示课件:春季鲜花盛开图片,并提问什么季节)(板书:时间:暮春)、孤帆、尽、唯 (3)谁来说说前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翻译完后,出示课件:前两句诗的大意,并督促学生做笔记)后两句诗呢?(出示后两句诗大意)谁能把四句连起来说一说?(出示课件:完整的诗大意) 2.悟诗情 师:刚才我们对诗做了大意的分析,我们知道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写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看看他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悟诗情) 生齐读前两句诗,赏析“烟花三月” (出示课件:“烟花三月”) (1)看图说一说“烟花三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古人在这个时节喜欢结伴同游) (2)这样的描写,能说明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齐读后两句诗,(出示课件:后两句诗和问题)师提问: (3)长江之上,千帆驶过,为何作者却说孤帆呢?(体会诗人眼里只有自己的朋友孟浩然) (4)谈谈你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伫立江边凝望孤帆的情景以及目送帆船远去的时间之长,对朋友的感情深) (5)谈谈你对“唯见”的理解。(体会诗人将自己对老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于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愿江水能捎去自己对挚友的深情)(板书:依依惜别、情深意长) 3.帆影已经消失了诗人还在翘首相望,似乎要把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此时此刻,李白会默念些什么呢? 4.我们已经能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现在让我们先听录音,听听大师是怎样来朗诵诗的。学生小声跟读。 5.我们的诗人就要和好朋友分别了,我们也和诗人一起去送一送孟浩然吧,希望他能一路顺风。 (1)带着对老朋友的不舍与祝福,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吧; (2)男同学也来送送孟浩然吧; (3)我们一起来送送孟浩然吧。 师小结:是呀,故人孟浩然虽已乘着帆船远去,可是他与诗人李白之间的友谊却永远留在彼此心间,也祝愿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出示课件:友谊地久天长) 三、作业安排 自主选择一项作业,按要求完成 (1)画一画:送别场景; (2)演一演:送别场景; (3)写一写:把本诗改成短文。 ◆ 教学反思 略。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6 页 共 6 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西师大版 2019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文 黄鹤楼 浩然 教案 师大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71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