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doc
《山东省临沂市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 一、(xx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释】 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音ju,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 B.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 C.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 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xx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性至孝,父疽②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⑤之。抑亟⑥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 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jū):毒疮。③瞀(mo)眩:眼花头晕,迷糊。④挈:带领。⑤斫(zhu):砍。⑥亟(j):急忙。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亟以身蔽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之 之:去,往 C.或语之曰 或:有人 D.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完成 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其父被虏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4.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掳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xx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 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②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原文有删改) 【注释】 ①子犹: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n):生火做饭。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召亲朋数人会食 会:适逢 B.众皆怪之 怪:觉得……奇怪 C.皆匿笑强进 匿:偷偷地 D.乃裂去薄饼缘 缘:边缘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 3.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 B.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D.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 B.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 C.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 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之择选,当是未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xx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③。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⑥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③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shāo)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chēnɡ)臼:煎茶、碎茶用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送之 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手自烹进 手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3.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B.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xx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 (2)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周璕①画龙 周璕,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两。”璕即卷遗之,曰:“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④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而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耳。 【注释】 ①周璕(x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②丹青:借指绘画。③臬(ni)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④觇(chān):观测,窥视。⑤烘染:烘托渲染。⑥大雅:高才之士。⑦尚:欣赏推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诚须一百两 __________ (2)璕即卷遗之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画龙烘染以云雾,几至百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璕绘画作品的不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考真题再现】 一、 1.D 2.D 3.C 4.B 5.(1)有人告诉贾诩说:“这里不能够待下去,你为什么不离开?” (2)天子已经东去,但是李傕还是追随而来,军队溃败了。 二、 1.D 2.A 3.B 4.C 5.(1)(王敬臣)只要稍微听到(父亲的)咳嗽声,他就立即跳起来询问父亲身体怎么样。 (2)孙抑说:“我怎么可以因为怕死就放弃我的父亲呢?” 三、 1.A 2.D 3.B 4.D 5.(1)节俭而又吝啬,那么即使拥有成堆的金玉,和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2)你这样挑挑拣拣,应该是不饿! 四、 1.B 2.C 3.D 4.A 5.(1)从前有位朋友赠送红鲫鱼给孙禹年公子。 (2)(老佣人)回来后,主人问(他):“公子收到鱼,很高兴吗?” 五、 (一) 1.A 2.(1)同“邀”,邀请 (2)向,对,跟 3.(1)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2)看见渔人,就(或“竟然”)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 (二) 1.(1)的确,确实 (2)赠送 2.(1)(他)曾经把所画的作品挂在黄鹤楼上,标明它的价格是“一百两”。 (2)他画龙用云雾烘托渲染,几乎到了(或“达到”)一百遍(或“上百遍”)。 3.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赏心悦目,也有人认为他的画过分烘托渲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临沂市2019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八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 山东省 临沂市 2019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再现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82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