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A卷.doc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A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5分) 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金秋十月,阳光和煦。遥遥望去,山坡上的柿林树影摇曳 , 光影斑驳。山径曲幽,果实累累,令人垂涎欲滴。这在农民的眼里,是丰收,是满足,是幸福,亦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昐。 A . zhui qū xin yān B . y qū yn yān C . zhui qǔ yn yīn D . y qū xin yīn 2. (2分)下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丈夫之冠 guān 公孙衍 yǎn 畎亩 quǎn B . 曾益 cēng 拂士 b 荷担者h C . 天子之诏 zhāo 亡以应 w 穷匮ku D . 山北之塞 s 箕畚 bēn 孀妻 shuāng 3. (2分)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 蜡梅无妨蜈蚣 B . 影写佣肿绣像 C . 倜傥和蔼规则 D . 怪哉方正斑蟊 4.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 .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C .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 .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5. (2分)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代表作有《骆驼祥子》等。 B . “张艳艳今天的情绪不对劲,好像生气了似的。”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C . “今天中午你是吃面条呢?还是吃米饭?”这句话标点符号没错误。 D . “学校”、“家”、“图书馆”是名词。 6. (2分)填入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韩国废除汉字几十年后的今天,韩国日本等国又对汉字“敬为上宾”毕竟汉字在语言表现力、思考能力上的“深思熟虑”高于韩文、日文,汉字的兴盛①________。 复旦大学邵毅平认为,汉字的命运不是由汉字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力量强弱决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或者复兴汉字,根本原因还是②________。” A . ①不能只看其经济利益,更应注重发扬其精神文化 ②汉字博大精深 B . ①不能只发扬其精神文化,更应注重其经济利益 ②中国强大了 C . ①不能只看其经济利益,更应注重发扬其精神文化 ②中国强大了 D . ①不能只发扬其精神文化,更应注重其经济利益 ②汉字博大精深 7. (3分)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________》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________”贯串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________”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________”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________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________,是人物对白的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 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王财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甲)________。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乙)________。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丙)________。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②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 ③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结合选文第④段,说说对划线字的理解。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 , 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3)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9.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照相的故事 许震 回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姑姑的一双儿女都会照相,一个在陈集公社开照相馆,一个在高集公社开门市,那时候,能开照相馆的可不是等闲之辈。相片在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小康人家。 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的时候,常常带着照相机,借看望我父母的机会,顺便给亲朋好友照个相。红布一蒙,黑里透红,站好别动,一分钟就成。表哥表姐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抽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棒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靠左一点,向右一点,收住下巴,抬抬头,笑一笑!”随着“滋”的一声响,人像定格,照片就照好了。 我家不算大的院子仿佛成了集市,村里的男男女女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我家串门,有照相的,有看照相的,有蹭茶水吃瓜子的,母亲从里帘屋内进进出出,一会儿去端糖果,一会儿去倒茶水,拿出瓜子、糖果和茶水招待他们。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坐下来喝一些酒。有的一打招呼就进了我家正房,在八仙桌子旁坐下来, 从国际大事到家长里短,一直聊到傍晚月亮挂上树梢。 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父亲说,能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福气。 1979年,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来不及与儿子、孙子照上一张全家福。 因为对照相有着神圣和美好的记忆,我军校一毕业,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傻瓜相机。拿到相机,我如获至宝,轻易不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箱子里翻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把玩。后来,认识妻子后,这款傻瓜相机记录起我的生活。 在这款相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它是拍摄于山东聊城环城湖上的一张生活照。 1998年的春夏之交,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个上午,我们带上两岁的儿子和七旬的母亲去环城湖上过周末。在碧波荡派的湖面上,我在船头划船,母亲和儿子坐在船中,妻子在船尾注视着他们。船在我的操纵下,时而急驶,时而缓游.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下船时,妻子立在一旁,母亲探着头、拉着儿子的手正要离船,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我看来,照片上的船仿佛是我和妻子组成的小家,母亲照看着我的儿子,而我经常漂泊在船的外面,生活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自此之后,或许受了我的影响,妻子也爱上照相这一行,从我那台傻瓜相机开始,到后来的数码相机,再到后来的手机相机,妻子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生活在哪里拍到哪里。 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照相的故事,见证着不回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人生,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照相的故事”?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有什么好处? (3)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②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戴车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店里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 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去,是可感动的。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儿子塾师过生日,该备一点礼物送去;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每天派给自己多少工作,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茶,伸个懒腰。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秋天的陀螺,夏天的水枪,春天的竹蜻蜒,过年的兔儿灯。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七月 (1)小说开头写道:“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回忆了有关戴车匠的哪些往事? (2)品味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有什么作用? (4)汪曾祺自称“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文章“在那么单纯古朴的旧日人物身上,在那乡情浓酽的风俗氛围中,隐藏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 9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二篇 统编 年级 学期 语文 16 散文 同步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95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