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doc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4分) 1.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n________,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b________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yǎn________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bān________。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2. (2分)《辛劳的蚂蚁》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 3. (2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B .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C .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D .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 B . 朱光潜先生在论人生的艺术化时写了一篇文章《慢慢走,欣赏啊》。 C . 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D . 一张照片又能留住什么呢?只怕岁月如梭,一生本应积累的美的意义也只化作不断增厚却常年尘封的相册吧。 5. (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B . 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C .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D .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 6. (2分)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是呵 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直上云霞 A . 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 . 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去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课内精读 (共1题;共20分) 7. (20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2)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4)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3分) 8. (13分) 在山的那一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山那边是什么呢?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妈妈给我说过:海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哦,山那边是海吗?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妈妈,那个海呢?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1)结合语境,说说以上诗中的“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应如何理解? (2)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以“山”象征________,以“大海”象征________,把“爬山”比作________ (3)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 9. (4分)研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朝代 字典辞书(部分) 汉字字数(个) 汉朝 《说文解字》 9353 宋朝 《类篇》 33190 清朝 《康熙字典》 47035 当代 《汉语大字典》 56000 材料二:常用汉字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媒介项目 报纸 一般书籍 认读常用汉字数量 581 934 2315 1000 2000 3000 语言材料覆盖率 80% 90% 99% 92% 98% 99% 材料三: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材料四: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婉转动听,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汉字结构讲究对称,字形优美,其书写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许多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比如由“花”可以组成“红花”、“白花”、“鲜花”等。 (1)与上述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吻合的一项是( ) A . 汉字在数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数量庞大,但常用汉字有限。 B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2000-3000个常用字就能够阅读一般的书刊。 C . 汉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交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汉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构成新词,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文字。 (2)某地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 ) A . 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 B . 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 C . 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 D . 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 第 6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课内精读 (共1题;共20分) 7-1、 7-2、 7-3、 7-4、 三、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3分) 8-1、 8-2、 8-3、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 9-1、 9-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 冀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乡愁 同步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97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