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1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诘难(ji) 狡黠(ji) 吹毛求疵(cī) B . 惆怅(cng) 契合(q) 味同嚼蜡(jio) C . 桥堍(t) 寂寥(lio) 信手拈来(niān) D . 苟安(gǒu) 意蕴(yn) 高谈阔论(ku) 2. (2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眼花嘹乱 央求 阴惨 烦燥 B . 情郁于中 荒谬 憧憬 惨淡 C . 月明风清 杀戳 絮说 揣摩 D . 张皇失措 蹒跚 鞠躬 狼籍 3. (2分)(2011•余姚市)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 , 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C .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凋危机.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D . 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4. (2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 B . 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 C . 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删掉“或许”或“可能”) D . 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活动”) 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 这次我们班大概有五、六个同学被推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会”。 D .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 B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C .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D . 《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7. (2分)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来到西藏,人们都期望在这里找到自己所在的世界里没有的景象。的确,从视觉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域拥有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美景: ,这一切都超出了想象。 ①天空广袤,山峦巨大而荒蛮 ②宽广无边的山景以及西藏人五色的经幡、牧人的袍袖、神秘的宗教仪式 ③召唤出如梦境般的时间滞停的错觉 ④云朵在世界最通透的光线中悬停半空,似轻纱飘渺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④②③ 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开篇提出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真诚”的观点,接着具体阐释什么是真诚,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做到真诚。 B . 第四段画线句“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一句,揭示了真诚与金钱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 C . 作者在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观念。 D . 本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2)为什么说“真诚是火”,“真诚是水”?(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3)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论证了什么? (4)请以“勤奋”为开头,仿照“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写两个句子。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7分) 9. (6分)古诗词默写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电视文化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们不禁感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________ , 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4)“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深深共鸣。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示珍惜时间的相连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10. (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牵连。②浑:简直。 (1)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________的心情。 (2)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11. (15分)完成下面题目。 (1)下面是《论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孝”的,有论述“礼”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④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⑦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⑨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①论述“孝”的语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②论述“礼”的语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③从《论语》的九则语录中任选一则,写出你得到的启示。________ (2)阅读两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志怪小说《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及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故事。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回顾《西游记》所写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一】这四幅连环画所描述的,正是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之一________。 ②孙悟空因【材料一】中的情节,遭师傅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甚至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慨。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孙悟空感到如此伤感委屈的原因是________,选文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 (3)在《西游记》中,从蟠桃会、大闹天宫等情节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形象;在《红岩》中,从绣红旗、慷慨就义等情节可以看出江姐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在《________》(书名)中,从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可以看出________(人物)的________(特点)。 12. (10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活动一:汉字传承】 在信息化时代,汉字的电脑输入速度相当快捷,且易保存、修正。因此,不少同学不愿练字了,青少年的汉字书写差得令人担忧。你对此有何看法? (2)【活动二:汉字卫士】班级成立了“啄木鸟”小组,你是其中一员,请从下面文字材料中找出使用不规范的字,仿照所给示例纠正并分析错因。 示例:某店促销广告:“特效纹香,5元1盒。” 将“纹”改为“蚊”,蚊香是用来熏蚊子的,应为“虫”旁,此处是形似字混淆。 材料:“一个方块字是一个魔方,美丽的中文不老。”浮躁的尘世里我们无瑕追求内心的宁静,汉字以它特有的魅力,引领我们一路追梦。 三、 阅读理解题 (共3题;共57分) 13. (20分)现代文阅读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②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 (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14.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④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⑤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饮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⑥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究发现,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⑦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第①段从“生物钟”写起有什么好处? (2)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划线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15.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为:(________) 宜:(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作文: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时代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限生机,充满着美丽自信。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扬起青春的衣角,架起起航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启航。 “青春”会让你想起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第 15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8-4、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7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1-1、 11-2、 11-3、 12-1、 12-2、 三、 阅读理解题 (共3题;共57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5-4、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七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97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