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
《2018-2019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1.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表明( )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解析:题干反映了法国政府主张法德加强经济合作,而联邦德国认为这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说明两国都倾向于联合,A项正确。 答案:A 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解析:“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不是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故A项不正确。材料的意思是既反对美国庇护,又不反对美国,说明主张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表达出建立统一欧洲的意图,故D项不正确。 答案:B 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 答案:B 4.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法国、葡萄牙、西班牙作为旧的殖民国家不愿放弃既得的殖民利益(不投支持票);②: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无法阻挡,在这一趋势下不能明确反对,因而不得不投弃权票;③: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不符合旧的殖民国家的利益;④:同苏联冷战的国家主要是美国。 答案:B 5.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的理解能力。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民族维护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把极权政制强加于他们的那些侵略行动,否则我们将无从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制,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这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推行上述政策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两极对峙格局方面思考;第二小问回答美国的“冷战”措施。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由此判断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第二小问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角度分析。 答案:(1)意图: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 举措: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2)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 原因: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 一、选择题 1.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军事共同体 解析:组成欧洲共同体的三个机构是1951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答案:D 2.“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冤冤相报。从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 ) A.英国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 B.美日之间 C.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 D.美欧之间 解析:结合所学史实,最符合材料信息的国家是法国和德国,法德都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因此,正确的答案为C项。 答案:C 3.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 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 以上两段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 ) A.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C.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D.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 解析:对话反映了美欧关系从欧洲追随美国到欧洲独立自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二战结束以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 答案:D 4.“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 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解析:依据材料“冷战”“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可知,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共同发展,故B项正确;A、C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 答案:B 5.1973年,欧洲共同体9国,出口贸易额为2 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0 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的77.7%。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材料表明欧共体当时( ) A.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B.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C.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解析:欧共体成立时仅仅是个经济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才进一步加强,而且两极格局解体与欧共体发展并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D两项。当时欧共体的经济实力仅有某些指标超过了美国,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就没有超过美国,故排除A项。 答案:C 6.有关媒体报道:“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型国家,它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本土化,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这说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 ) A.政府政策的倾斜推动 B.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C.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题干中关键信息“技术引进和创新”“本土化”进行分析,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1978年以后,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解析:1978年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实行了,B项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定。C、D两项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具体表现。 答案:A 8.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出现 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 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 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解析:题干中的“1961年”是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的时间;题干中的人物“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引文中的“不同……结盟”与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原则相吻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材料二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三 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从尼克松的讲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根源于多个经济力量的崛起。-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 2018 2019 高中历史 专题 当今世界 政治 格局 多极化 趋势 新兴 力量 崛起 课堂 检测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05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