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3.14 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
《2019年高考化学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3.14 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3.14 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3.14 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对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重点是钠的氧化物和钠盐的性质、推断、计算和实验探究。钠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常以框图题形式出现在综合题中,应用心体会。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丰富,性质应用广泛,命题空间大。以实验为手段,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图像分析和计算为重点,题型灵活、是高考的热点。预计2019年仍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图像分析等知识于一体,既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考查新课标的三种能力,并提高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Na、Mg、Al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在Ⅱ卷中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考查综合推断,实验探究和无机化工流程图,以填空题形式考查。 一、钠及其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和Na2O2的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色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 电子式 氧的价态 -2 -1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生成条件 常温 加热或点燃 热稳定性 不稳定(加热时被空气氧化 稳定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2+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主要用途 用于制取少量Na2O2 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名称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物理性质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 化学 性质 稳定性 稳定,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与H+反应 CO+2H+=H2O+CO2↑ HCO+H+=H2O+CO2↑ 与碱反应 [Ca(OH)2] 与OH-不反应,但Ca2++CO=CaCO3↓ Ca2++OH-+HCO=CaCO3↓+H2O(碱过量) Ca2++2OH-+2HCO=CaCO3↓+CO+2H2O(碱不足) 盐 CaCl2 Ca2++CO=aCO3↓ 不反应 硫酸铝 2Al3++3CO+3H2O=2Al(OH)3↓+3CO2↑ 3HCO+Al3+=Al(OH)3↓+3CO2↑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方法技巧: 1、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 Na与H2O反应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酸溶液中H+主要由酸电离得到,所以Na投入酸溶液中时,首先与酸反应,且比在纯水中反应剧烈,只有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水反应。例如少量Na投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例如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 方法技巧 1、“铝三角”之间的转化 (1)“铝三角”之间的转化: (2)有关Al(OH)3沉淀的计算: ①Al3++3OH-===Al(OH)3↓、②Al(OH)3+OH-=== AlO2-+2H2O 由①②得:③Al3++4OH-=== AlO2-+2H2O,则 ≤3时,发生反应①,则:n[Al(OH)3]=1/3n(OH-); ≥4时,发生反应③,无Al(OH)3生成; 3<<4时,发生反应①②,则:n[Al(OH)3]=4n(Al3+)-n(OH-)。 2、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图像 (1)反映Al3+、Al(OH)3、AlO之间转化的有关图像: a、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3+)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A→B:Al3++3OH-===Al(OH)3↓、B→D:Al(OH)3+OH-=== AlO2-+2H2O ③图像: 。 b、把铝盐(Al3+)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然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A→B:Al3++4OH-=== AlO2-+2H2O、B→C:Al3++3 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 c、在AlO溶液中逐滴加入强酸至过量 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A→B:AlO2-+H++2H2O===Al(OH)3↓、B→D:Al(OH)3+3H+===Al3++3H2O ③图像: 。 d、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A→B:4H++AlO2-===Al3++4H2O、B→C:Al3++3 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 e、向含Mg2+和Al3+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 ①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多→减少→不变 ②反应: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B→C:Al(OH)3+OH-=== AlO2-+2H2O。 ③图像[c(Mg2+)=c(Al3+)]: 。 (2)反映Al3+、Al(OH)3、AlO2-之间转化的计算——数轴分析与图表法 ①根据AlCl3与NaOH的量计算生成Al(OH)3的量: ②根据AlCl3与Al(OH)3的量计算需要NaOH的量 NaOH的量 n(NaOH) 当NaOH不足时 n(NaOH)=3n[Al(OH)3] 当NaOH过量时 n(NaOH)=3n(Al3+)+{n(Al3+)-n[Al(OH)3]}=4n(Al3+)-n[Al(OH)3] ③根据NaAlO2与HCl计算生成Al(OH)3的量: ④根据Al(OH)3和NaAlO2的量计算需要加入的HCl的量 HCl的量 n(HCl) 当HCl不足时 n(HCl)=n[Al(OH)3] 当HCl过量时 n(HCl)=n(AlO2-)+3{n(AlO2-)-n[Al(OH)3]} =4n(AlO2-)-3n[Al(OH)3] 三、镁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方法技巧 镁是重要轻金属,具有较强还原性。镁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代表题型有;天平平衡判断题,镁的强还原性,与铝及其化合物的联系、海水提镁等。 (1)熟悉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与过量计算相结合。 (3)结合图像综合分析。注意正确理解图象的涵义。图示中每个曲线或每条曲线的转折点(拐点),都反映了特定的反应,若没有找对,或对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所需加入(或通入)溶液(或气体)的量之比没搞清,易导致错误。 B. 一般情况下强氧化性物质可用于杀菌消毒,ClO2中Cl元素为+4价,处于较高价态,易得电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B项错误; 【点睛】 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其中A选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Cu B.Na C.Fe D.A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铜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氧化层,跟空气中的CO2、H2O、O2形成了碱式碳酸铜,错误;B、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钠是粉末状物质,不是致密的氧化膜,不能阻碍反应的进行,错误;C、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疏松的氧化铁,不能保护内部金属,错误;D、像铝、镁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能够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正确。 考点:考查铝、铜、钠、铁的化学性质。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1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来蚀刻玻璃 【答案】A 【解析】 【详解】 4.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l2制备漂白粉时,是将Cl2通入到石灰水中 B.由氯化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常温下干燥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 B.在制备纯碱的过程中,是利用了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溶解度小; C.加热条件下,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D. 氯化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转变为碳酸钠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A. 用Cl2制备漂白粉时,是将Cl2通入到石灰乳中,A错误; B.在制备纯碱的过程中,是利用了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溶解度小,B正确; C. 氯气和铁在加热情况下反应,常温下干燥Cl2与铁不反应,可以用钢瓶贮运,C错误; D. 图示中氯化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转变为碳酸钠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化学反应。 8.下列制取CO2、通过CO2和NaAlO2溶液制取Al(OH)3、分离并加热Al(OH)3制Al2O3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9.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和SiO2,工业上经过如图所示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④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D.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10.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是由A12(SO4)3、CuCl2、KNO3、Na2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的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岀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Cl2和Al2(SO4)3 Na2O KNO3 Cu2++2OH-=Cu(OH)2↓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用洁净的铂金丝蘸取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片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KNO3,否则不含 【解析】 【分析】 ② 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说明含有CuCl2,则一定不含Na2O;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的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出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说明含有Al2(SO4)3;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本题的易错点为Na2O的判断,要注意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化学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专题3.14 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9 年高 化学 艺体生 百日 突围 系列 专题 3.14 方面 试题 解题 方法 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08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