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7 3.4 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7 3.4 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7 3.4 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17 基本营养物质 一、选择题 1.人们的饮食追求是“吃得营养,吃出健康”,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D.每天食用少量纤维素有利于健康 【解析】 A项,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每天都需摄入,正确;B项,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故需要合理适量食用,错误;C项,摄入过多微量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正确;D项,纤维素有利于人体肠道蠕动,每天都需摄入,正确。 【答案】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 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而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不正确;单糖和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不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检验某病人尿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入过量稀H2SO4,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固体,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 葡萄糖的检验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 【答案】 C 4.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C.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 【解析】 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但这一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A项有砖红色沉淀产生;B项,淀粉遇碘变蓝色;C项,鸡蛋清遇浓硝酸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答案】 D 5.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浓硝酸;③硝酸银溶液;④碘水。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鸡蛋清四瓶无色溶液,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到碘显蓝色;食盐溶液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鸡蛋清溶液中含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故试剂顺序为①④③②。 【答案】 D 6.下列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缺少必要实验步骤的是( )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铜丝冷却后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溴水 ④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A.①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④ 【解析】 ①中制备乙酸乙酯应加浓硫酸。②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应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Cu丝趁热插入乙醇。③中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要依次通过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混合气体通入溴水,只有乙烯可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用来除乙烯。但值得注意的是,溴水有易挥发的特性,会使除杂后的气体中带有溴蒸气,所以应用碱液除溴,浓硫酸是干燥用的。④中应先加氢氧化钠,再加氢氧化铜悬浊液。 【答案】 C 7.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 人体内无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B 8.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 ) 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 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 D.淀粉→蔗糖→果糖→酒 【解析】 家酿米酒是以淀粉类物质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乙醇)。 【答案】 B 9.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稀H2SO4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加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之前必须加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H2SO4。因此应选用①②④或①③④。 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设计如下: 【答案】 C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不可作食品防腐剂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解析】 食盐是常用的食品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A错误;单糖不水解,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C错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 (1)有下列几种食品: ①花生油中所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吃饭时,咀嚼米饭一会儿后感觉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发生了________反应(选填下列选项号)。 A.分解 B.水解 C.裂解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燃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 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 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 【解析】 (1)①花生油属于油脂。②米饭里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得到有甜味的葡萄糖。 (2)毛织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项正确;油渍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B项正确;闻气味可鉴别白酒和米醋,C项正确;食盐中加入的是KIO3,不是I2,故不能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D项错误。 【答案】 (1)①油脂 ②B (2)D 12.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和缺少运动,都会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双选)。 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都含有6个H2O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木糖醇[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升高。若用氯原子取代木糖醇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A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向A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发现有气泡冒出;A与酒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但分子中并无水分子,错误。B项,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6H12O6,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C项,检验葡萄糖可用新制的Cu(OH)2,正确。D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错误。 (2)由木糖醇的结构简式CH2OH(CHOH)3CH2OH知其分子结构对称,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只有3种,故对应的一氯代物有3种。 (3)根据实验结果①②③可推知A为CH3COOH,证明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的,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或NaHCO3溶液,若产生无色气泡即可证明。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答案】 (1)BC (2)3 (3)碳酸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3.为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方案A: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呈蓝色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B: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析出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C: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呈碱性)有红色沉淀生成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其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本题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实验过程中,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而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二,实验结论一定要分清未水解、部分水解和水解完全三种情况,并能用实验证明。说明淀粉未水解的关键是用实验证明没有葡萄糖生成;说明淀粉部分水解的关键是既要用实验证明有葡萄糖生成,还要用实验证明仍有未水解的淀粉存在;说明淀粉水解完全的关键是要用实验证明淀粉已不存在。 【答案】 (1)操作正确,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只是部分发生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I2)也会呈蓝色 (2)操作不正确,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NaOH溶液中和,所以加入的新制Cu(OH)2会与硫酸反应,从而无法氧化葡萄糖,也就无红色沉淀生成 (3)操作正确,结论不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淀粉发生了水解,没有证明是否仍有淀粉存在,所以无法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14.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1)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填物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 (2)写出在D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3NH3↑ 则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7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苯不溶于水,也不与NaOH反应,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具有特殊香味。(2)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和乙醇。(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反应即可写出方程式。 【答案】 (1)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2)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3)HOCH2(CHOH)4CHO+2Ag(NH3)2OH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7 3.4 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8 2019 学年 高中化学 课时 作业 17 基本 营养物质 解析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08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