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总结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总结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总结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网络] [触摸高考] 主题一 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 1.(2018全国卷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解析:第(1)题,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对精密度要求高。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与普通的组装或加工工厂不同的是精密机械设备,如激光加工机、数控机床、透镜等光学部件等,既然是精密,那就不能出现任何误差,精度要求极高,不能受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和震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空间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外界的震动也很难传导到车间内部,非常适合这种高精度加工组装的要求。地下工厂不是为了便于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与地面工厂相比,建设地下工厂所需费用更高、工期更长,建地下工厂会使生产成本上升,所以选C。第(2)题,把工厂建在地下,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技术问题,如防渗水、防坍塌等,这是两地施工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防噪声是大连和岐阜两地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都较少考虑的问题;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厂房建在地下也可以大大减小地震影响,保证在地震时厂房能够不被破坏,震后能够尽快恢复生产,这是日本岐阜地下工厂的优势。从世界主要地震分布图上看,大连并没有位于主要地震带上,与日本相比,建地下工厂可以较少考虑防地震的问题。所以选D。第(3)题,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对精密度要求高,地下工厂有利于产品品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温度常年稳定,二是震动少。温度变化和震动是确保精度、实现高品质的两大障碍。二战前日本有很多地下工厂,多为军需工厂。把军需工厂建在地下主要是为了保密。而现代的地下工厂是为了向全球广泛宣传其高品质实力才出现的。将工厂建在地下,减少占用地表土地,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这是工厂建在地下的积极影响,但不是直接目的,保证品质才是直接目的,因此可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品质。 答案:(1)C (2)D (3)B 2.(2018全国卷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服装附加值中智力劳动(研发、管理等)创造的附加值高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创造的附加值。根据图中信息,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了自主设计方面,专注于研发和管理,而由加盟的多家生产厂负责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可大幅度提高附加值,A选项正确。关闭自有生产厂降低的人工成本非常有限,因为生产环节附加值低,人工成本也较低,而缩小规模、加强合作也不是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的主要目的,排除B、C、D选项。第(2)题,企业总部负责公司的战略决策、资产管理以及整体运作,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两者青睐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高端的管理和研发人才、通畅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商业资讯、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等。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总部的布局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项错误;M公司的销售市场在国内,不只是上海,C项错误。较高的信息通达度对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总部最具吸引力,这也是国内外众多企业将研发机构和总部布局在上海的重要原因。第(3)题,据图可知,M公司一直重视旗下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专卖店),成立后第3年(1996年)就将自有生产厂关闭,不再生产服装(而由其他加盟生产厂提供),也就不存在扩大生产规模这一情况,所以A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据图文资料无法判断M公司旗下品牌服装的款式是否多样,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说明该公司产品不是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排除C、D选项。 答案:(1)A (2)D (3)A 主题升华工业区位的选择方法 (1)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工业布局要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3)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 (4)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从环境效益的要求看,工业生产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a.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b.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c.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d.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②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③地形影响: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主题二 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和整治措施 3.(2015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主要是煤、铁等燃料和原料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工业基础方面回答。第(2)题,张家口地处河流的上游,处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第(3)题,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对河北地区的影响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弊: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主题升华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1.图表特征 该类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区域内的资源、交通、市场等信息考查工业的布局和工业生产条件分析。这类图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2.信息获取 从上图中可获取: (1)资源信息:如煤矿、铁矿、淡水资源等。 (2)交通信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河运、大西洋的海运及运河等信息。 (3)市场信息:有众多城市,这里是美国重要的工农业发达地区。 3.判读方法 (1)根据图中信息获取自然条件,分析角度如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燃料 接近燃料地(煤矿、油田、水电站等),能源充足 水源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 土地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2)根据图中信息获取经济条件,分析角度如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市场 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交通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农业基础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 (3)根据图中信息,获取社会环境条件,分析角度如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环境条件 风向 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污染大气 水源 位于河流的下游(远离水源地),不污染水源 [特别提醒] 运用上面模板分析具体问题时,在保证角度全的前提下,还要分清主次,一般要先分析主导因素,如原料导向型工业、能源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分别要首先考虑原料、燃料、市场、劳动力等因素,避免脱离题目的具体要求简单罗列知识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总结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 2019 年高 地理 第四 工业 地域 形成 发展 总结 提升 练习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09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