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 专题二十四 热学精准培优专练.doc
《2019届高考物理 专题二十四 热学精准培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 专题二十四 热学精准培优专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培优点二十四 热学 一、选择题,每题有3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与多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B.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C.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互平衡时,分子间分子势能最小 D.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也相等 E.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放出热量,则气体内能可能减小 【答案】BCE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都能自然发生 B.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能反应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规律 D.一定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要加热,是由于要增大分子势能 E.空调机作为制热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外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内,所以制热机的工作不遵循热量学第二定律 【答案】AB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低 B.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E.能量耗散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答案】ABE 4. 关于生活中的热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 B. 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用镊子夹一棉球,沾一些酒精,点燃,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C. 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 Pa,将其搬到-3℃的工地上时,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 Pa,通过计算可判断出钢瓶漏气 D. 热量能够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E. 一辆空载的卡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装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若把车胎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答案】ACE 【解析】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A正确;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的体积等于火罐的容积,体积不变,气体经过热传递,温度不断降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B错误;若不漏气,则气体做等容变化,由,=8.1106Pa,由于p2 >7.2106 Pa,所以钢瓶在搬运过程中漏气,C正确;热量只能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而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汽车在缓慢装沙的过程中,压强增大,而气体温度不变,所以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不变,放出热量,E正确。 二、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5. 如图所示,在长为l=57 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细玻璃管内,用5 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0 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1)现将玻璃管缓慢倾斜至与水平面成53角,此时管中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若接着将管内水银柱取走1 cm,再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升温至多少时, 管中水银柱上表面恰好与管口相齐?(大气压强为p0=76 cmHg) 【解析】(1)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初态时,管内气体的温度为T1=306 K,体积为V1=50S,压强为p1 =81 cmHg 当玻璃管倾斜至与水平面成53角时,管内气体的温度为T2=306 K,体积为V2=lS,压强为p2=(76+5sin 53) cmHg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代入数据,解得:l = 50.625 cm。 (ii)设温度升至T3时,水银柱长为4 cm,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53S,压强为p3=(76+4sin53) cmHg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代入数据,解得T3=317.152 K。 6.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管粗细均匀,左右两管竖直,底部的直管水平。水银柱的长度如图中标注所示,水平管内两段空气柱a、b的长度分别为10 cm、5 cm。在左管内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稳定后右管的水银面比原来升高了h=10 cm。已知大气压强p0=76 cmHg,求向左管注入的水银柱长度。 【解析】设初状态a、b两部分空气柱的压强均为p1,由题意知: p1=90 cmHg 因右管水银面升高的高度10 cm<12 cm,故b空气柱仍在水平直管内 设末状态a、b两部分空气柱的压强均为p2,则:p2=100 cmHg 设末状态a、b两部分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a2、Lb2,对a部分空气柱,根据玻意耳定律: p1La1S=p2La2S 对b部分空气柱,根据玻意耳定律:p1Lb1S=p2Lb2S 代入数据解得:La2=9 cm,Lb2=4.5 cm 设左管所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L,由几何关系得:L=2h+(La1+Lb1)-(La2+Lb2) 代入数据解得:L=21.5 cm。 7. 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倒扣放置,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下部空间与外界连通,气缸底部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h0,细管内两侧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求: (1)U形细管内两侧水银柱的高度差; (2)通过加热装置缓慢提升气体温度使活塞下降Δh0,求此时的温度;此加热过程中,若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解析】(1)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对活塞分析: 用水银柱表达气体的压强: 解得:。 (2)加热过程中气体变化是等压变化: 气体对外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得:。 8. 如图,一圆筒形导热容器A深为H,横截面积为S,用一细管与容器B相连,K为阀门,开始时,K关闭,B为真空,A敞开,一个厚度不计,重为G的活塞恰能堵住容器A,并可在容器内无摩擦滑动,设大气压强为p0,气温为T0。 (1)将活塞置于A的开口端后放手则活塞将会下降,要使活塞能稳定在初始位置处,容器A内气温应为多大? (2)打开阀门K,并将A、B倒置,使A的开口向下,问B的容积至少多大时活塞才不会掉下来? 【解析】(1)开始时,活塞在容器口,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即 活塞稳定在初始位置,由平衡条件可得 则 计算得出容器A内气温应为 (2)将A、B倒置,使A的开口向下,当活塞刚好移到容器口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则 解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届高考物理 专题二十四 热学精准培优专练 2019 高考 物理 专题 十四 热学 精准 培优专练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11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