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知识精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采取鼓励引导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等激励计划。该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 ①保证实现困难群体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②再分配注重公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③以分配为导向,刺激困难群体提高脱贫能力 ④增加按劳分配收入,帮助困难群体精准脱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2.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再分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 B.要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健全税收调节机制,控制收入分配差距 D.保护合法收入,取缔过高收入和非法收入 【答案】 【解析】选B 漫画反映的是企业不愿意给工人涨工资,表明初次分配中分配不公,应合理分配,启示我们要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再分配在漫画中未涉及,应排除A项;C、D两项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 3.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这一制度的完善,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居民收入→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生产发展 【答案】C 4.“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通过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清除收入分配差距 ③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通过实施政府定价政策,稳定物价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选B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强调了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实现社会公平,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所以要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人们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①③正确;②错误,收入差距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不是消除差距;④错误,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不能由政府定价。 5.普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无论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还是社会文化层面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一个健康向上发展的社会,是以中产为中坚力量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按劳分配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选D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并不会使高收入者减少,①错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②正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升级,进而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③正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也可能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获得,并不一定会使按劳分配增多,④不选。 6.“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7.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打造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居民增收“三增”统一的收入增长链条,完善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三项调节政策。这体现了( ) ①我国既注重提高效率又坚持公平 ②我国坚持共同富裕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③社会财富的增加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求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不选④。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社会财富的增加未必会促进分配公平,舍去③。“十三五”期间,实施“三增”统一收入链条,完善三项调节政策,体现了①②。 8.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这是解决百姓养老后顾之忧、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基本目标是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上述做法能够( ) ①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④加快发展生产力,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做法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A。 9.“短作业优先法”是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变例。某银行网点根据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的不同,在各作业窗口间调配,缩短了所有人办理业务的总等待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业务办理。这说明( )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10.2017年3月份以来,已有上海、深圳、陕西、山东、青海、福建、天津等7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深圳、天津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都超过了2 000元大关。这意味着相关人群( ) ①初次分配收入会有所增加 ②社会保障收入进一步提高 ③家庭生活状况将有所改善 ④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工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收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增加部分居民初次分配收入,进而改善家庭生活状况,①③正确。社会保障收入属于再分配收入,②排除。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并不意味着恩格尔系数下降,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1.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比如在“共享车位”这一问题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车位拥有者可以把空闲车位分时段分享出来,让苦于找车位的车主错时停车、按时计价。可见,分享经济( ) ①是通过变更所有权来实现资源优化 ②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③能激发要素活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④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分享经济借助于以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分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激发要素活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故选②③。 12.2017年3月27日至28日,在海口举办了第九届中挪社会政策论坛暨第8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会议主题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经济全球化新挑战、新动力”。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传导路径是( )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分) 13、纵观这么多年党代会的报告,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提法的变迁很容易看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公平问题。 依据材料,结合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解决公平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说明我国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 【答案】(1)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公平的收入分配,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②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保证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⑤充分发挥财政在保障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 2019 学年 高中政治 专题 7.2 收入 分配 社会 公平 提升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13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