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前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前练习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前练习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元素及其化合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2.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3.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 B.SO2 C.HCl D.CO2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5.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6.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a和b可能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① NH3 水 ② CO2 饱和NaOH溶液 ③ Cl2 饱和食盐水 ④ NO2 水 ⑤ HCl 0.1 molL−1AgNO3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分别将镁粉和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加热 镁条表面出现红色,镁粉附近无现象 镁粉吸附脱色 C 铝片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白色浑浊 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D 氨水持续滴入硫酸铜溶液中 蓝色絮状沉淀后变为深蓝色溶液 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转化为[Cu(NH3)4]2+ 8.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 (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 mol B. 混合气体中含NO2 1.12 L C. 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 D. 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甲为Cl2,则丁可能是铁 B. 若甲为NH3,则丁可能是氧气 C.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氨水 D. 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SO2 10.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是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m的自述是“诞生在闪电的弧光中,强大的能量造就了我”。n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为气体 B. X、Z、W三种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C. 原子半径:X-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前练习 新人教版 2018 年高 化学 三轮 冲刺 元素 及其 化合物 考前 练习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14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