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政治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 1.高考多以图表题和计算类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备考复习中,要关注人民币汇率改革、小幅升值、跨境结算业务的扩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投资理财、出国留学、境外旅游等具体事例的理解和运用,并熟练掌握汇率的计算,重点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热点题型一 商品的基本属性 命题规律:此知识属于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近些年高考中很少直接考查。曾经有高考题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考查是否是商品,以后这种直接考查的方式会很少。今后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商品两个基本属性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质量、适销对路、价格等为出题素材,考查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知识。此类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商品基本属性知识的理解掌握。 例1、(2018年全国Ⅲ卷)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变式探究】当下,年轻消费者普遍喜欢用4G手机。4G手机具有上网速度快、购买价格较高的特点。对此,有消费者表示“好用不贵”应该是4G手机的发展方向。消费者的这一愿望告诉我们( ) ①消费者购买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②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手机生产者应为消费者着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 ④商品的科技含量越高,使用价值越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好用”是指使用价值大,“不贵”指的是价值小,这说明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生产者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故选①③。 【提分秘籍】判断分析商品价值的实现 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影响交换实现(即交易完成)的因素有商品质量、是否适销对路、商品价格、人们的收入、消费观等多个因素。此类问题在材料中往往有“滞销”“热卖”等类似词语,出题最常见的是要求分析其原因,若是从生产者角度考查,要运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知识,如质量、市场需求、价格等;若是从购买者角度考查,则是考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如消费观、消费心理等。 【举一反三】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展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展示其研发的大型民机未来智能驾驶舱。这一产品实现了驾驶舱的简洁布局,采用触摸和语音控制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材料中的智能驾驶舱( ) 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只有使用价值,不属于商品 ③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可以与传统驾驶舱相互替代,市场潜力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智能驾驶舱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是商品,故选①③。 热点题型二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命题规律:最常见的考法是考查考生对货币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货币本质及职能的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一般的考法是以现实生活中货币的使用为背景,直接考查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或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具体知识,如考查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价值尺度职能对货币的要求、纸币执行的职能等。 例2、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纪念爱情的美好,发行了“并蒂同心”金银纪念币,以美满婚姻为主题,表达了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和愿望。这些金银纪念币( ) ①会使纸币的发行量减少 ②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③国家能决定其面额和实际购买力 ④为满足居民收藏纪念币的需要而发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金银纪念币属于货币的范畴,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由于纪念币具有收藏价值,所以发行纪念币是为了满足居民收藏需要,故选②④。 【提分秘籍】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分 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价值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 【举一反三】 郑州市居民用水价格上调,开始实施阶梯水价。据测算,第一阶梯家庭用户月增支不超过22.5元;第二阶梯家庭年用水量超过180立方米以上部分,每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1.55元;第三阶梯居民家庭年用水量超过300立方米后,每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6.2元。在这里( ) ①用水量多少是衡量水价高低的重要因素 ②自来水是商品,它既是劳动产品又以交换为目的 ③消费者支付的货币,是供水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 ④所谓水价,是自来水及供水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热点题型三 纸币发行及其流通规律 命题规律:最常见的考法是考查货币流通量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考查影响时一般就同时考查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知识。 例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指出,中国的稳健货币政策从量价两方面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专家指出,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由此可见,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故②④正确。 【提分秘籍】关于货币量计算的主要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4)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5)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举一反三】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答案】B 热点题型四 结算与信用工具 命题规律:此考点在近年的高考中并不是热点,但支票和信用卡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信用工具,尤其是信用卡的使用数量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信用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今后关于此考点出题的可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最常见的考法是在材料中提供某种经济活动,由考生选择使用何种信用工具,从而考查信用卡、支票的含义、使用条件;或直接由材料引到信用工具,考查该信用工具的功能等知识。 例4、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本届冬运会门票销售火爆,人们除了可以在指定网点或现场购买门票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购票。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比赛阶段,组委会设置了不同价位的门票,如初赛阶段门票为100~120元/张,复赛、决赛阶段为180元/张。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转移支付是人们购买门票的重要方式 ②电子结算工具使门票销售更为便捷 ③门票需求量的大小影响其价格的高低 ④门票价格的差异取决于赛事品质的优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冬运会门票销售火爆,不同的比赛项目,比赛阶段,门票价格不同,这说明门票需求量的大小影响其价格的高低,③正确;人们除了可以在指定网点或现场购票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购票,这说明电子结算工具使门票销售更为便捷,②正确;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赛事品质不能决定门票价格,④错误;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购买门票未涉及转移支付,①排除。 【提分秘籍】 1.信用卡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货币流通的物质载体,是银行转账结算的工具,因而不能说信用卡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货币职能。 2.使用信用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使用信用卡,有利于扩大对商品的现期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从而有利于扩大内需;对于银行来说,有利于银行转账结算业务的增多和银行利润的增加。 【举一反三】 小张父母决定在小张参加完2018年高考后带她去普吉岛旅行。他们通过支付宝在网上成功订购了哈尔滨——普吉岛的机票,并预订了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借记卡中扣除。这一支付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 ) ①转移支付 ②电子货币 ③转账结算 ④信用透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热点题型五 外汇和汇率的分析与计算 命题规律:汇率的变动及影响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最常见的考法是考查汇率的变动方向及对一国生产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命题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汇率的变动,既考查考生读图提取汇率相关信息的能力,又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例5、(2017全国卷Ⅱ)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答案】D 【解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表明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据此可以判断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即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可排除B、C两项。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不利于中国对外投资,所以排除A项而选择D项。 【提分秘籍】如何判断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解答此类问题,应首先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数据分析汇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若有需要还要根据汇率变化分析出币值的变化情况(基本原则就是哪种货币的数值变大了它就贬值了)。然后结合关于汇率变动影响的知识分析产生的影响即可。 【举一反三】 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4年的6.51万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8.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 )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答案】A 1. (2018年全国Ⅲ卷)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互为替代品的知识。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①符合题意。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手机,②符合题意。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④说法错误。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才能相互替代,③表述错误。故选A。 2. (2018年北京卷)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 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 B. 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 C. 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D. 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答案】D 3.(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5)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银行卡在线支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银行卡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这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的职能。而B的说法是错误的,D的说法也不妥,所以,本题选C。 4.(2017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12)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笔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答案】C 【解析】购买笔记本电脑需要8000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小夏向银行透支(货款)8000元进行购买,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该笔消费,是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5.(2017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3)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答案】D 6.(2016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24)2016年3月,“蒜你狠”、“猪周期”卷土重来,本轮大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 ①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 ②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 ③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做本题最好选择排除法,大蒜和猪肉属于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所以④的说法错误,不选,则排除BC,则②为必选,③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合,不选。故正确答案是A。 7.(2016高考天津卷文综政治4)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 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 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 【答案】D 8.(2016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30)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① 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 ② 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③ 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④ 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①正确;“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并没有改变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②不选;用等值硬币替代纸币,用电子货币替代纸币的做法与稳定物价没有必然的关系,③不选;上述三个国家的做法都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9.(2016高考江苏卷6)2015年末,美联储宣布加息0.25 个百分点,导致美元走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变动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商品进出口。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此影响机制的是 A.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B.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减少 C.利率下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 D.利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减少 【答案】D 【解析】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故AB错误;当一国利率下降时,就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出,从而减少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出口增多,进口减少,故C错D对。 10.(2015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3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答案】B 11.(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3)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 B. 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答案】B 【解析】根据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速度可以求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5次,据此得出今年实际需求量为:30万/5次=6万元 12.(2015年高考山东卷24)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评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 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答案】A 【解析】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A适合题意;具有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金银条块或金属铸币,人民币不具备贮藏手段职能,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没有改变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D是错误的。 13.(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14.(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27)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王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答案】A 【解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王某持有的是美元现金,即使使用国内银行的信用卡也是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而人民币预期持续升值,也就是美元持续贬值,在这种情况下,马上购买电脑显然是不划算的,故应该延期购买,节省部分资金,而且应该用信用卡结算,进一步节省资金,故入选。BC选项观点显然与题意不符,即期购买花费的资金显然要多于延期购买,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虽然也是延期购买,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现金结算,显然没有用信用卡结算,进而转化为人民结算划算,故排除。 15.(2014安徽)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会减少,①表示需求量增加,错误;②表示需求量减少,正确;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销售和利润会减少,供给数量会减少,③正确,④错误。 16.(2014四川)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答案】B 17.(2014福建)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涨,汽车需求量下降。大米和面粉互为代替品,面粉价格下降,大米需求量下降, ①②观点正确,符合题意。房贷利率下调,购买商品房成本降低,商品房需求量会增加,③错误;商品供不应求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④错误。 18.(2014北京)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9.(2014新课标I)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 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答案】A 【解析】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为609元,一个两年期的利息为750元,二者相差141元,答案为A。 20.(2014天津)某商业银行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认购金额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预计到期年化收益率(即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6.20%。一市民购买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 A.700006.20% B.700006.20%365 C.700006.20% 365133 D.700006.20%133 【答案】C 【解析】一市民购买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700006.20% 365133,答案为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政治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1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含解析 2019 年高 政治 热点 题型 秘籍 专题 01 神奇 货币 教学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14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