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一、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四、教学难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前后顺序是学习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归纳法、读图分析法、理解记忆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离太阳越近温度会越高。但是自然界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山的山顶比地面离太阳近,貌似气温会升高,但是却会出现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下热身运动。了解几个名词。 /新课教学/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第28~29页内容,回答学案“高效预习”中的第1~3题。 [生答]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3.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原因:由实验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师问]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5727℃,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为22℃,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约为15℃。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排序。 [生答] 大气辐射的波长>地面辐射的波长>太阳辐射的波长 [承转] 做完热身运动以后,让我们来正式进行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 [学生齐声朗读]课本第28页第二自然段文字 [学生填图] 完成学案上的第4~8题。 [学生活动]根据某一学生填图,由其他学生指出是否有不同之处。留下疑问大气的受热过程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投影]“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提示,每个学生说出一个辐射箭头的含义。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提示引导。 [教师点拨]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都是始终存在的,而且白天辐射更强。只是因为白天有太阳辐射的存在,所以我们在进行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时白天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主要考虑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还表现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的保温作用在农业生产上也有应用,比如温室大棚。大气的受热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所以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而是在14点左右。 吸收 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吸收 反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学生填图并回答] 4.读课本第29页图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的比较”,仔细观察白天的地球表面。在下面“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反射、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并据图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根本的能量来源。 6.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7.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形式。 [师问]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吸收红外线。目前,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逐年增加,所以使得全球变暖问题愈演愈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你能说说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式可以减缓全球变暖吗? [生答]学生集思广益提出几种环保措施。树立起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 [教师点拨]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所起作用最强的就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在晴朗的白天由于少云或无云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很少,所以气温高;在晴朗的夜晚由于少云或无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表热量损失快,所以气温低。因此晴天的昼夜温差较大。 [学生活动] 回答学案“高效预习”中的第9题。 把下列的地理事项填写在相对应的数字后面。并据图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太阳 地 面 大 气 宇 宙 ① ② ③ ④ ⑤ ③ /课堂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 地面增温 (重要、根本) 大地暖大气:地面辐射 大气增温 (主要、直接) 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 地面保温(夜晚) /合作探究/ 探究一:为什么在晚秋和寒冬的夜间,农民常在田间放烟防蔬菜被冻? [教师归纳]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探究二:为什么高山的山顶离太阳近了,反而会出现终年不化的积雪呢? [教师归纳]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探究三: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强烈? [教师归纳]白天,月面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夜间月球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表面热量损失快,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知识拓展/据图分析,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主要因素: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越短,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3)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弱,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1,完成1~3题。 图1 1.(xx年学业水平测试)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xx年学业水平测试)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xx年学业水平测试)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 A)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图2 4.(xx年学业水平测试)与成都相比,拉萨 ( C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 5.(xx年学业水平测试)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C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 6.(xx年学业水平测试)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之一是 ( B ) A.月球较地球接近太阳 B.月面缺少大气调节作用 C.月球没有自转和公转运动 D.月面形态比较单一 (二)判断题: 1.(xx年学业水平测试)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显著。 (错误) 2.(xx年学业水平测试)白天气温较夜晚高的原因是太阳辐射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错误) (三)综合题: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1~3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太阳辐射 ,② 大气辐射 _,③ 大气逆辐射 ,④ 地面辐射 。 2.由图可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白天由于少云或无云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很少,所以气温高;夜晚由于少云或无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表热量损失快,所以气温低。-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大气 受热 过程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18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