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管接头,油箱.ppt
《管路,管接头,油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路,管接头,油箱.ppt(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路和管路接头 第二节油箱 理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功用掌握管路接头的形式和特点掌握油箱的结构及注意事项 一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概述除液压泵 液压马达 液压缸 和液压控制阀之外 辅助元件包括 油管 管接头 滤油器 油箱 蓄能器 密封装置 液压辅助元件和液压元件一样 都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对系统的性能 效率 温升 噪声和寿命的影响不亚于液压元件本身 辅助装置处理不好 可导致系统工作性能不好 甚至使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工作 二 管路 硬管硬管用于连接无相对运动的液压元件 常用的种类为无缝钢管和紫铜管 10号无缝钢管 压力小于8MPa 15号无缝钢管 压力大于8MPa 紫铜管 不超过10MPa 软管软管主要用于连接有相对运动的液压元件 常为耐油橡胶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安装要求管道应尽量短 最好横平竖直 拐弯少 为避免管道皱折 减少压力损失 管道装配的弯曲半径要足够大 管道悬伸较长时应适当设置管夹及支架 管道尽量避免交叉 平行管间距要大于100mm 以防接触振动 并便于安装管接头和管夹 软管直线安装时要有30 左右的余量 以适应油温变化 受拉和振动的需要 弯曲半径要大于9倍软管外径 弯曲处到管接头的距离至少等于6倍外径 三 管接头管接头是管道与管道 管道与其它元件的可拆卸连接件管接头与其它元件之间可采用普通细牙螺纹连接或锥螺纹连接 1 硬管接头 1 接头体 2 接头螺母 3 衬管 4 卡套 5 接管 6 外接管 7 组合密封圈 8 O形圈 扩口式管接头 适用于紫铜管 薄钢管 尼龙管和塑料管等低压管道的连接 拧紧接头螺母 通过管套使管子压紧密封 卡套式管接头 拧紧接头螺母后 卡套发生弹性变形便将管子夹紧 它对轴向尺寸要求不严 装拆方便 但对连接用管道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扩口式卡套式 焊接式管接头 接管与接头体之间的密封方式有球面 锥面接触密封和平面加O形圈密封两种 前者有自锁性 安装要求低 耐高温 但密封可靠性稍差 适用于工作压力不高的液压系统 后者密封性好 可用于高压系统 2 胶管接头 快速接头 胶管接头有扩口式和扣压式两种 随管径和所用胶管钢丝层数的不同 工作压力在6 40MPa之间 下图为扣压式胶管接头 扩口式胶管接头与其类似 安装时无需拆装工具 直接插拔 具体可参见 液压工程手册 三 油箱1 油箱的基本功能 储存工作介质 散发系统工作中产生的热量 分离油液中混入的空气 沉淀污染物及杂质 2 分类按油面是否与大气相通 可分为开式油箱与闭式油箱 充压式油箱 开式油箱广泛用于一般的液压系统 闭式油箱则用于水下和高空无稳定气压的场合 充压式油箱充压油箱 体积小 散热性差 需设置专门的冷却装置 一般用于行走机械 7 主油泵 8 冷却油泵 9 冷却器 开式油箱图示为开式油箱 它与大气相通 散热条件较好 3 主要功能 1 储存油液 2 散发热量 3 分离油中气体和沉淀污物 4 补油4 油箱的要求 1 应有足够的容积 为泵每分钟吸油量的2 5倍 停止工作时油箱的油位不超过油箱高度的80 2 油箱内壁涂防锈层 所采用保护层应与所用油有相容性 3 内部隔板高度为油面高度的2 3 延长油液在箱内的流动路线 有利油液散热及油液中的气体的分离和污垢的沉淀 4 设有通气孔 保持箱内为大气压 通气管应有空气滤网和孔罩 防止灰尘侵入 5 底部距地面150mm以上 以便散热和放油 有玻璃油面计或油尺 油温表 底部设放油塞 可拆卸的侧盖板 检修用 6 泵进油管和回油管在油面之下适当深度 油管口切成45度斜角 切口面向箱壁 距离大于管径的3倍 泄油管出油口可放在油面之上 以便减小泄油阻力 防止产生虹吸现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路 管接头 油箱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0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