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 专题一 地球仪与地图.doc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 专题一 地球仪与地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 专题一 地球仪与地图.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 1 地球仪与地图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福建宁德一模]一架速度为800千米/小时的飞机从我国海口市(20N,110E)直飞M地(20S,70W),行程约需( ) A.20小时 B.25小时 C.45小时 D.15小时 解析:由两地经纬度可知,两地关于地心对称,则其最短距离约2万千米,速度为800千米/小时的飞机需飞行约25小时到M地。 答案:B [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位置图。读图完成第2题。 2.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 A.800千米 B.1 200千米 C.1 600千米 D.2 200千米 解析:G1与G2相隔约10个纬度,两点大致位于同一经线上,计算可得管道长度最接近1 200千米。 答案:B [2018福建毕业单科质检]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7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布里斯班到夏威夷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哈格迈尔先生所乘飞机的飞行方向( ) A.先东南,后东北 B.先西北,后东北 C.先东北,后西南 D.先东南,后西北 解析:结合经纬网知,哈格迈尔先生所乘飞机的飞行方向是先西北,后东北。 答案:B 4.这趟旅程长约( ) A.5 000 km B.10 000 km C.15 000 km D.20 000 km 解析:根据图中纬度,该旅程飞机飞行距离约相当于经线上90度纬度距的距离,90111=9 990(千米),因此答案选B。 答案:B [2018全国大联考]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生态环境差,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该地主管部门编制了该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图》。读图回答5~7题。 5.最可能出现山洪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山体滑坡 7.沿图中虚线由山麓到山顶方向,推测该区域规划图中出现的农业景观依次是( ) A.生态林、种植业、经济林 B.种植业、生态林、经济林 C.种植业、经济林、生态林 D.经济林、渔业、生态林 解析:第5题,山洪多发生在山区河谷地区,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①位于河谷地带,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降水量大,在暴雨来时最可能在①地区出现山洪。②、③、④海拔虽高,但不是位于山谷处,不易集水,不易发生山洪。第6题,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南部,降水量大,根据等高线可知,该地为低山地区,地表起伏大,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易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滞留排泄不畅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所以选B。第7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区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区域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条件,恢复植被,图中虚线由山麓到山顶方向,在坡度较缓的山麓地区发展种植业,随着坡度增加依次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 答案:5.A 6.B 7.C [2018湖南师大附中一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 9.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第8题,读图,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应低于500米;剖面线在30N上穿越经度0.5,水平距离应为40千米左右。第9题,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小。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缩小图幅不能改变起伏状况;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会更小。 答案:8.C 9.B 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10~11题。 10.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是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如该文书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0题,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第11题,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图示四个地点唯有①地符合条件。 答案:10.B 11.A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6分) 12.[2018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说出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4分) (2)一组老人在①②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②线路登山。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②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6分)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4分) (4)概括图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8分) 解析:第(1)题,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可判断为山谷。第(2)题,图中②线经过的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更省力。①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所以选择②线路。图中等高距是80米,②线路出发地海拔1 040~1 120米,山顶海拔1 440~1 520米,相对高度范围是320~480米。根据比例尺可估算水平距离约3千米。第(3)题,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图示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地形等方面回答。 答案:(1)山谷。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 (2)②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相对高度:320~480米;水平距离:约3千米。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 (4)分布不均。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地形崎岖,修建成本高;人口(或聚落)较少,运输需求较小。 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或彼此交叉形成网状)。 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人口(或聚落)较多,运输需求较大。 13.[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图Ⅰ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图Ⅱ为建坝后河床剖面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 (3)若该区域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请用“—”标注坝址位置,说明选择的理由。分析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特点。第(2)题,从地形、水源和气候(光照)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第(3)题,从集水要求、工程量大小及造价等方面判断大坝的选址位置及原因。 答案:(1)以低缓丘陵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地势北高南低;区域内有河谷(盆地)地形。 (2)丘陵缓坡地形,低缓开阔,且利于排水。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 (3)(坝址标在图上盆地出口的峡谷处)理由:盆地出口处建坝,能形成较大库容,蓄水量大;地处峡谷地段,易截流,工程量小,造价低。 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变化原因: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大坝上游河床上升;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大坝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下切),河床下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 专题一 地球仪与地图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专题 地球仪 地图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1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