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思品九年《成长在社会》word学案3.doc
《2019-2020年苏教版思品九年《成长在社会》word学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苏教版思品九年《成长在社会》word学案3.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苏教版思品九年《成长在社会》word学案3 教学内容 1.3 学会亲近社会 第3教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亲近社会的重要意义,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的心态。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亲近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惟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亲近社会。 教学重点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近社会行为。善于明辨是非。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1、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 和 ,积极参与 ,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 和“ ”现象,以 为己任。 2、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 ,养成良好的 ,树立良好的 ,这是 重要条件,也是 的客观要求。 3、社会公德是人们在 和 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4.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 、 、 、 。 5、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 ,也是 的标志。 6、形成讲 、讲 的社会风尚,对维护 和公民 ,对维护公共秩序和 ,对促进社会 和人的 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亲近社会、融入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 8、我们青少年学生要不断增强 的意识和 的能力,积极弘扬 、 、 坚决抵制 、 、 、,勇于拒绝 ,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成长。 9、我们惟有不断 ,如 、 、 、 等各方面素质,才能更好的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课堂探究】 1.阅读感悟 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往上提着。 思考?(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 (2)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怎样培养近社会行为? 启发一: 2.阅读材料: ①天安门广场每年国庆长假期间过几个小时环卫工人就要打扫满地的垃圾。 ②某市市民为欢庆一盛典狂欢一夜,第二天,环卫工人发现,广场中央数万盆 教 学 过 程 鲜花和草坪被严重破坏。 ③某市一辆满载优质苹果的大货车起火后,围观的路人不是帮司机救火,而是哄抢车上的苹果。 怎样培养近社会行为? 启发二: 找一找:(1)社会公德的含义: (2)社会公德的内容? (3)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哪些? 练习与实践:P10\11 3. 阅读P11小字教材: 材料中哪些行为属于“真、善、美”?哪些行为属于“假、恶、丑”? 怎样培养近社会行为? 启发三: 找一找: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现象和不良诱惑。 议一议: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双辨别是非善恶的慧眼,抵制来自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害? 三、【提炼升华】 内容提炼:1.亲近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P9 2.克服“看客” 心态的必要性?P9 3.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内容? 4.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5.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升华认识: 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们青少年学生只有积极亲进社会、切实遵守公德、善于明辨是非,人生才能更精彩,世界才能更美好。 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品随堂练习 1.3学会亲近社会 班级 姓名 一、精挑细选 1、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行为的是 ( ) ①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而无动于衷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 2、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 ( ) 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②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③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④实现自身的全部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现在我把它改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启示我们 ( ) ①每一个公民都要承担对社会的所有责任②关爱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③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以天下为己任④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歌曲《爱的奉献》的歌词。对于这个歌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 ①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才是奉献②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 ③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④人人都来积极主动的关心集体、关系社会,世界必将更美好,人身必将更精彩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5、社会公德是人们在 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 ) A.家庭生活 B.学校生活 C.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 D.经济生活 6、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因为 ( ) ①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②这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③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 ⑤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我们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 (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 D.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诱惑,下列属于不良诱惑的是 ( ) ①获得成功的鲜花和掌声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的金钱 ③寻求刺激的惊险游戏④黄、赌、毒和邪教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名言告诉我们要( ) A.学会亲近社会 B.自觉服务社会 C.感受社会变化 D.关心社会发展 10.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的是( ) A.遵守社会公德 B.善于明辨是非 C.克服“看客”心态 D.克服冷漠情绪 二、问答题 11,、有同学认为:学会亲近社会,必须克服“看客”现象。请你谈谈你的看法。(6分) 12、材料一:阳光少年黄舸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 材料二:青岛爱心群体“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⑴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亲近社会、与人为善的意义是什么?(4分) ⑵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6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长在社会 2019 2020 年苏教版思品九年 成长 社会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1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