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政治《税收及其种类》教学设计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一政治《税收及其种类》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政治《税收及其种类》教学设计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政治《税收及其种类》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意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会算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掌握,能辨别具体济济活动中需纳哪些税,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的理解,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通过对具体税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了解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课前准备:同学们预习课本内容,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哪些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安排: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国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有哪些? 学生回答: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费、罚没和公共事业上缴国家的部分) 新课教学: [导入]:播放Flash 《中华税收史话》(ctax.org.cn/flashdmds/) 在这个有趣的FLASH给我们介绍了从春秋开始的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征收的一些税的种类,可见在古代,税收就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着,而我们生活的现时代,人们更是经常要与各种税打交道。不仅工商企业、个体户要照章纳税,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也要为我的工资交税。那么什么是税收?我国现在有多少种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税收的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方框内的小字部分,结合刚才FLASH的内容,你觉得该给税收什么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 (学生思考回答) 一、 税收的基本特征(板书)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板书) 师:掌握税收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1)税收的主体是谁?(谁收税?)(国家)(2)税收的目的是什么?(实现国家职能)(3)实现税收凭借的手段是什么?(政治权力)(4)依据是什么?(依法)(5)税收的本质是什么?(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思考与讨论] 1.世界上有没有不收税的国家呢?为什么?2、如何理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 2、税收与国家和法律的关系 (1)有国就有税。世界上没有不收税的国家。国家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但它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物质保障,所以,只能凭借政治权力通过征税的方法获得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有税就有法。税收有税法作依据和保障,比其他形式更稳定,所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最重要的来源。 师:关于税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说明了税收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无偿性 师:税收具有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国家与具体的纳税人之间,不存在利益对等的关系。当然,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从劳动人民那里取得的税收收入,又使之用于服务于劳动人民共同利益的各项开支。这样看来国家取得税收对纳税人是有间接的回报的。至于国家对出口企业部分出口税额退还给生产企业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增加外汇收入,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税收优惠行为,与税收的无偿性是两回事。 为什么“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却能够“向居民取得东西”?公民能不能逃避、拒绝交税?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材料] 广州市海珠区一名出租屋主黄某因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便私下出租临时商铺,在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共取得商铺租金收入34万元,从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司法部门以偷税罪起诉黄某,xx年6月海珠区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黄某偷逃营业税款、城市维护建设税、出租房产综合征收税合计共20383.11元的行为,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刑11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从这个案例中同学们能体会到税收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强制性 师: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在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前者依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而取得收入,后者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取得收入。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参与分配,就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这就是强制。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 (3)固定性 [材料]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xx年将在全国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 1、 上述现象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国家对农业税实行减免,并不违反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税率等,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国务院总理代表政府宣布,实施对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依法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这里的固定性应该体现在国务院做出决定后,各地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再向农民征收特产税、农业税。 2、.有人说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这种说法对么?为什么? 不对。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可以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具体征管制度进行调整。 师:关于税收的固定性要从三层意思去把握。其一,税收的固定性的含义。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等,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其二,税收的固定性的意义。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对国家的约束表现在:国家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征收,而不能无限度地征收。对纳税人的约束表现在:纳税人只要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发生应税行为,就必须按法定标准纳税,不得自行减免或降低标准。其三,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国家可以修订税法,调高或调低税率等,但这只是变动征收标准,而不是取消征收标准。所以,这与税收的固定性是并不矛盾的。 要 求 师: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这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同学们能否尝试着画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强制性 无偿性 (学生思考、回答) 保 障 3、基本特征的关系: 固定性 决 定 二、 我国税收的种类 (学生活动)1、阅读P82的“名词点击”及方框里的事例,尝试说服张某缴税。 (要点)(1)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2)话费与税收,在性质上不同,不能混淆。话费是电信局为单位或居民个人提供服务而收取的报酬,是遵循有偿原则。税收是纳税人单方面向国家履行的义务缴纳,是遵循无偿性原则。其次,应帮助张某树立依法自觉纳税的意识,使之认识到,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为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税收具有强制性,违反税法规定应接受处罚。 (3)张某所缴税神属于营业税,其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商业、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公用事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其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其征税对象是营业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 2、填充下列表格(幻灯片) 1、我国税收的种类 类别 流转税 所得税 资源税 财产税 行为税 征税对象 以商品交换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征税对象 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以开发利用特定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 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征税对象 包括 主要 税种 营业税 增殖税 消费税 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矿产税 契税 印花税 屠宰税 师: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五大类、二十多种,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2、增值税 (学生活动)填充下列表格(幻灯片) 增 值 税 征税对象 纳税人 基本税率 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17% 师:在我国二十多种税中,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关于增值税我们主要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含义: (2)征税对象: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增值额。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购进商品和劳务所支付金额的余额。即该纳税人在本期间新创造的价值。 征收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环节中的增值额。 (3)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4)税率:基本税率为17%,此外我国增值税还规定了13%的低税率,主要涉及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类商品,农业生产所需的商品。出口商品零税率。 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可以直接先计算出增值额,乘以税率,实际操作中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采用“扣税法”,即先根据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应税劳务收入的全额乘以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扣除掉企业此前购进商品如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上一环节所交的税款,称为“进项税额”,购进商品这一环节中按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连同进货款一起付给卖方,简单而言就是当时销售方的“销项税额”,通常以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凭据)余额交给政府。 即实际应纳税额:销项税额(销售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 (学生活动)算一算 某服装厂B向纺织厂A购买一批布料,布料的销售价为100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殖税为1000017%=1700元(纺织厂A的当期销项税额),这笔增殖税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明示,服装厂B应付款项总计11700元,服装厂B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20000元。 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殖税是多少?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销售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 =2000017%-1700=1700(元)[即相当于(20000-10000)17%=1700] (5)增值税的优点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正式实施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具有许多优点。你发现它有哪些优点了吗?请互相交流你们的发现。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①避免重复征税 ②促进生产专业化。如果不按每个环节的增值额增税则存在重复征税,商品周转环节的变化将影响商品税负的变化,周转环节多的专业化协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税负重于周转环节少的非专业化协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税负,从而限制了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发展。而增值税不存在重复征税,使专业化协作企业和非专业化协作企业同等税负,从而为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发展消除了税收上的障碍。所以这一特点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体现了公平竞争。 ③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因为增值税是按增值额征税,采用税收抵扣的方法,即每一道环节征税取决于本环节的销售税额,及前道环节的销售税额。在实行税收抵扣时必须凭前一道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企业必然会要求前一道企业开发票,前一道企业偷逃税就不能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增值税纳税人要进行专门的税务登记,建立纳税人购销双方进行交叉审计的稽核体系,减少乃至杜绝偷税漏税。 ④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因为增值税每一环节征收的税收额的大小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企业的兼并和分解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 (学生活动) 阅读P83方框中的内容,思考这位外国游客是否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1)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纳税人: 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有住所 居住满一年 在我国境内 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不居住 或居住不满一年 无住所 (3)应税项目:(学生阅读P83“相关链接”) (4)税率: (学生阅读P84“名词点击”) ①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税率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中利息、股息、红利及偶然所得等 ②超额累进税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学生活动)算一算:根据P84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一个人月工资4800元。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 ◇他的应税所得额为: 4800-800=4000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应纳: 5005% =25 ◇超过500至2000元部分应纳: 1500 10% =150 ◇超过2000元至5000的部分应纳: 200015 %=300 ◇累计共应纳税: 25+150+ 300=475 如果另一个人月工资1200元,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 (1200—800)5%=20元 师:可见超额累进税率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底,税率越底,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公平。 (5)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为主,教师补充。(略) 四、课后探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征管工作任务艰巨。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对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及其种类 2019 2020 年高 政治 税收 及其 种类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2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