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新人教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我主要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教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教材中配有一些史料的图片,教学时要促使学生看图片,思考史料中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梳理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二)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二、说学情 这一课初中已接触了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说学法 1、通过采访年长者、阅读书报、上网浏览有关信息等方式,收集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体会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2、根据老师提供的学案,自主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掌握本课所要求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尽可能的完成学案的第二部分内容,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有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通过采访年长者、阅读书报、上网浏览有关信息等方式,收集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 2、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分析: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五、说教学设计 1、导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一边听着20不同时期的歌曲一边看着那个时期的一些照片,感受20世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让同学们展示自学成果,对其中的不足之处,通过生生和师生交流进行完善,让学生感受通过付出就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3、播放《昨天、今天、明天》小品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巨大提高。使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4、让学生做一组练习题,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5、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从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把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物质生活 习俗 变迁 说课稿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2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