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3课 边城(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3课 边城(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3课 边城(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03课 边城(第01课时)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抿( ) 筸( ) 嗤( ) 荫( ) 吠( ) 掂( )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强横(qing hng): 俨然: 强迫(qiǎng p): 睨: 3.沈从文(1902—1988),原名 ,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素有“ ”的美誉,也被称作“新文学界的魔术家”。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长河》等。 1.请速读文章第一部分(三),联系第三部分(五)前两段,指出文中提到的几个节日,并说说在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民俗活动,这些民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 节日 民俗活动 生活氛围 端午节 ①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②龙舟竞渡;③端午捉鸭 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边城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极具地域风俗特色,如世外桃源般幽美、太平,民风淳朴而又相对封闭 中秋节 整夜男女对歌 新年 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 2.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第四、五节),分析下面两句话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特点,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①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 ②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①“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年少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难为情。 ②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二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同时,这里也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 以上两件事体现了翠翠善良、敏感、清纯美丽和天真活泼的形象特点。 3.仔细阅读“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这一段,试剖析。 翠翠的“误会”才使少女与青年男子的初会更具有戏剧性,才在二人心中激起波澜,才使两人有了牢固的记忆,成为爱情萌芽的起点。此句体现出了翠翠的淳朴、无邪,同时又说明了她的机灵和胆大。 4.仔细阅读“话虽轻轻的……可不要叫喊救命”这一段,试剖析。 “大鱼咬你”是贯穿翠翠和二老间爱情的一根线,这根线愈清晰,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就愈加浓烈,但是又不难看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人性的含蓄之间的矛盾又无意间在加剧当事者内心的痛苦。 翠翠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关于“大鱼咬你”,后文中有多处与之照应,作用有三:一是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二是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促动故事情节发展,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三是在天意和人为的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充满了含蓄美。 5.仔细阅读“到了家边……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这一段,试剖析。 唢呐、《娘送女》与上文写迎婚送亲的喜轿等照应,《娘送女》等更加流露了翠翠的少女心事,巧妙地突出了翠翠的婚事也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宁静、和谐,美好的人性,淳朴的民风都得到了体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接壤(rǎng) 碧溪岨(jū) 傩送(nu) B.踹水(tuān) 角隅(y) 鞶鼓(pn) C.嗤笑(chī) 碾坊(niǎn) 茶峒(tng) D.俨然(yān) 眺望(tio) 喧阗(ti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竹杆 一泻千里 含糊 川流不息 B.竞赛 渡过难关 粗鄙 甘拜下风 C.撑船 轻歌曼舞 粽子 兵慌马乱 D.略影 世外桃源 山峦 左顾右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且想象她出走以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来__________地躺在渡船上。 (2)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__________说个笑话给你听。 (3)她__________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4)老船夫见他眼神冷冷的,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用眉眼做了一个可笑的记号,表示他明白大老的冷淡是装成的,表示他有好消息可以__________。 A.无可奈何 信口雌黄 确实 宣告 B.无能为力 若悬河 似乎 报告 C.无可奈何 信口开河 似乎 奉告 D.无能为力 滔滔不绝 仿佛 忠告 4.下列各句中,标点运用准确规范的一项是 A.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B.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C.那黄狗汪汪地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D.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5.对下列句子特点、作用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A.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渡船老人的孤单。) B.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了翠翠对爷爷失信的责怪。) C.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运用反复的手法,把“不记得”写成“记不得”,也更接近口语,表现了翠翠在爷爷面前撒娇的神态。) D.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爷爷的问话唠唠叨叨,重在表现爷爷的热情好客,对他人的关心。) 6.下面是选自《边城》的片段,次序打乱了,请选出排列合理的一项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____________________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 ①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③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④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情同手足的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与翠翠演绎的一段凄婉而纯美的爱情在当今这个情爱泛滥的时代已成千古绝唱。 B.盛夏的武汉城真不愧“火炉”之称,炎天烈日,流金铄石,不仅外地旅游者罕见,即使是本地市民也都愿意待在家中,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 C.名著《边城》是沈从文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湘西的风物人情唱出的一曲心灵的恋歌,读来楚楚动人,令人感慨良多。 D.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沈从文离开故乡后,很少回来。但他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成了他永远惦念的对象。 B.边城因为文豪沈从文而驰名中外。后来,这里的城垣、白塔被毁,但翠翠岛、从文大道、古城墙等景点的修建,又为茶峒增添了新景。 C.那小小的木船,陈旧的竹篙,爷爷的呼唤,翠翠的娇嗔,黄狗的亲昵,夕阳下的白塔,水中白塔的倒影,一切的一切,都在沈从文的心里被烙上深深的印痕。 D.沈从文把茶峒优美的风景和淳朴的人情风俗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边城。 9.将下面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以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和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 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1.画线语句中,“翠翠明白了”,但为什么“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 2.“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一句中,那些人为什么“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 3.祖父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狡猾”一词的含义? 4.“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A 【解析】B项,“踹”应读“chui”;C项,“峒”应读“dng”;D项,“俨”应读“yǎn”。 2.B 【解析】A项,杆—竿;C项,慌—荒;D项,略—掠。 3.C 4.C 【解析】A项,句中虽有“如何”,但并没有疑问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把“一匹红”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把“三、五”之间的顿号去掉,因为此处为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5.C 6.B 【解析】本题考查连贯。作答时注意上下文的过渡衔接以及景物描写的顺序。 7.B 【解析】B项,“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使用正确。A项,“情同手足”,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此处不合语境。C项,“楚楚动人”多指女子姿容娇柔美好,让人心动。使用对象错误。D项,“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望文生义。 【备注】成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成语的意思;二注意成语的语法功能;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四注意语境。 8.B 【解析】A项,主语残缺,把句首的“在”去掉;C项,逻辑混乱,把最后一句中的“被”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如诗如画的边城”后加“美景”。 9.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五彩的画,又像一首抒情的诗,还像一曲婉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我们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爱她的美,爱她的奉献与辛勤,爱她的有滋有味,爱她的不倦拼搏。 【解析】此题考查整句和散句的转换能力。修改后要做到语言形式上匀整,结构上大致相同,修辞上可运用对偶、排比等。表达效果要富有节奏,音韵和谐,表意强烈,有气势。 1.因为翠翠和祖父一样,是一个不爱财的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 【解析】注意把握翠翠和祖父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翠翠明白了”,所以才“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 2.那些人因为这种纯洁的人际关系和朴素的风俗而笑。从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湘西淳朴的民风与渡船老人和孙女的高洁人格,这中间体现了沈从文“美”和“爱”的理想。 4.祖父的“狡猾”体现在留了卖皮纸的年轻人一枚铜子,却送给他一把烟叶。“狡猾”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祖父不计报酬,别人给他的钱,他设法归还,这正是祖父纯朴性格的表现。 【解析】这是祖父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结合前文的意思比较好理解,答案也比较明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3课 边城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03 边城 01 课时 解析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2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