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oc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 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第2单元 第3课时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程学习目标 目标 解读 1.说出核酸的组成元素、本组成单位及种类;2.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3.简述鉴定核酸的原理,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重点 难点 重点: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程导学建议 课前准备 1.实物:制作DNA结构模型的材料,如塑料片。 2.模型:脱氧核苷酸模型 DNA双链结构(片段)的平面模型。 材料用具: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涂片(完成了水解、冲洗步骤) 3. 、显微镜、吸水纸等。 4. PPT演示:反映遗传现象的图片、脱氧核苷酸结构示意图、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片、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显微镜视野中经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及答案等。 教学 建议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遗传现象的叙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实物及模型的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核酸的结构组成,突出磷酸、含氮碱基与五碳糖之间的连接方式、DNA和RNA中的特有碱基T和U的区别等内容的掌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了解颜色、分布、核酸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红色—细胞质—RNA;绿色—细胞核—DNA,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导入 新课 创设 情境 1. 叙述现象,PPT演示反映遗传现象图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后代会打洞。 2. 提出问题:以上属于什么现象呢?这些现象与生物体内什么物质有关呢? 1. 观看图片,了解不同的遗传现象。 2. 思考问题: 答案:遗传现象,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关。 PPT演示图片及问题 第一 层级 学习 过程 自主 预习 1.布置学生先预习教材,然后补充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内容。 2.为了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设置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①核酸的元素组成、种类、单体分别是什么? ②核苷酸是如何构成的? ③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④核酸有哪些功能? 1.通读教材,把握基础知识,做好预习笔记。 2.独立完成知识体系梳理]中所缺内容的填写。 3.通过问题提醒,结合教材,找到答案。 PPT演示问题 交流 讨论 1.抽检学生知识体系梳理]内容的完成情况。 2.与学生一起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及解释进行探讨和解答。 3.PPT演示脱氧核苷酸结构示意图及问题答案。如①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是C、H、O、N、P,核酸有DNA和RNA两种,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②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③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④核酸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1.小组讨论预习过后产生的疑问,无法解答的交于教师,通过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2.观看脱氧核苷酸结构示意图,和教师交流PPT演示的问题,认真分析记录教师解答问题的思路、突破口,全面了解本课时的基础知识。 PPT演示脱氧核苷酸结构示意图及问题的答案 第二 层级 学习 过程 知识点一:核酸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1. 展示实物——制作DNA结构模型的材料(塑料片、一定强度的铁丝等),让学生对“DNA结构”有所期待。 2.展示模型——脱氧核苷酸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构成核酸的单体。 3.PPT演示“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碱基T和U的特殊存在以及核苷酸的种类。 4.展示DNA双链结构(片段)的平面模型,引导学生了解脱氧核苷酸长链的构成方式,并提出问题:①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有水生成吗?②遗传信息指的是什么?每个人的DNA指纹各不相同,原因是什么?③不同生物的DNA,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能否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 5.PPT演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图片,然后拿住DNA双链结构(片段)平面模型的两端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反向旋转,引导学生认识DNA双链具有反向、平行的特点,且不随DNA的不同而不同。 6.PPT演示相关问题的答案。 1.观看PPT图片和实物模型,重点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及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组成。如图: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①脱氧核苷酸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的过程中会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水;②遗传信息指的是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每个人的DNA指纹各不相同,原因是不同人的DNA,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③不同生物的DNA,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能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 实物、模型展示;PPT演示图片及问题、答案 知识点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解读 1.讲解实验原理(PPT演示)。 2.演示实验: ①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完成了水解、冲洗步骤)进行染色、盖片。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 ③将现象与PPT演示的显微镜视野中经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作对照。 3.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运用实验原理,分析得出结论。 提问:实验现象是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1.熟记实验原理。 2.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注意实验的步骤: 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现象: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里。 课堂演示实验、PPT演示(图片、实验原理、现象、结论) 第三 层级 学习 过程 课堂 巩固 布置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 课堂独立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的题目。 PPT演示答案 展示 讲评 1.检查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的情况。 2.点评题目中容易出错的内容,分析原因,寻找对知识理解的误区,引导学生得出合理的答案。如①关于核酸的最终水解产物,DNA水解产生6种产物,RNA水解也产生6种产物,当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水解,则产生8种产物(磷酸、2种五碳糖、5种含氮碱基);②谈到DNA和RNA的分布时,注意:“主要分布”不等于“只分布”。 3.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①构成DNA的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在一起,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A—T,G—C;②制作由10对碱基对组成的DNA平面结构模型,可最多形成多少种这样的DNA片段? 1.独立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的题目。 2.分组讨论,针对错误率较高的内容尽量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提交给其他组和教师。 3.师生交流,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同时记好笔记,补充课堂学习内容。 4.思考问题:制作由10对碱基对组成的DNA平面结构模型,可最多形成410种这样的DNA片段。 口述,PPT演示问题、答案 第四 层级 学习 过程 反思 感悟 1.随同学生一起回忆,思考这一堂课中学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思维导图构建],将知识进行初步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 3.点明内容的深度,传输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少走“弯路”、“错路”。 1.思考课堂上接触到的知识,把握主干。 2.填写思维导图构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争取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3.对比自己和同学、教师的解题思路,取长补短,总结学习经验。 口述(教师、学生互动) 课堂 小结 1.与学生共同回忆所学知识,抓住关键词如核酸,对知识进行提纲式小结,突出重点、难点。如: ①核酸的作用;②核酸的分布(实验);③ 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种类。 2.讲述学习中需多加注意之处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该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中的 地位(为必修2第3、4章打基础)。 3.完善板书,布置课外作业(如固学案)。 1.与教师共同梳理本课堂学到的基础知识,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密切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3.完善笔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口述(教师、学生互动)、PPT演示板书 课外 拓展 继续 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以后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如究竟DNA和RNA哪一种核酸才是遗传物质呢?具体说明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时,能否说是“DNA或RNA”呢?(细胞生物含DNA和RNA,DNA病毒只含DNA,他们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口述、PPT演示问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019-2020年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2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新人 必修 教案 遗传信息 携带者 核酸

相关资源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3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