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原子与原子核 1-6-13 原子与原子核训练.docx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原子与原子核 1-6-13 原子与原子核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原子与原子核 1-6-13 原子与原子核训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13 原子与原子核 课时强化训练 1.(2018安徽A10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金属铂的逸出功为6.34 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0.5 eV的光子而被激发 B.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照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用能量为12.5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D.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入射光子的能量只能等于13.6 eV [解析] 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其只能吸收(或辐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的光子,n=1→n=2吸收的光子能量为-3.4 eV-(-13.6 eV)=10.2 eV,n=1→n=3吸收的光子能量为-1.51 eV-(-13.6 eV)=12.09 eV,能量为10.5 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A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光子的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大于金属铂的逸出功,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B正确;用能量为12.5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C错误;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13.6 eV时,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D错误。 [答案] B 2.(2018山西考前测试)(多选)我国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成了量子通信网络。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论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量子理论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 B.光的强度越大,则光子的能量也就越大 C.三种放射线α、β、γ,其本质上都是高能光子 D.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发射某些特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 光的强度越大,光的频率不一定越大,所以光子能量不一定越大,B错。三种放射线α、β、γ中,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光子流,所以C错,选项A、D说法正确。 [答案] AD 3.(2018河南调研联考)甲、乙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1、E2。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 A.E1+E2 B.E1-E2 C.E1+2E2 D.E1-2E2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对应甲光子有hν甲=E1+W0,对应乙光子有hν乙=E2+W0,又知hν甲=2hν乙,解得W0=E1-2E2,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答案] D 4.(2018安徽六校二联)近几年中国等许多国家积极发展“月球探测计划”,该计划中的科研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 6 u,氦3的质量为3.015 0 u,氦核的质量为4.001 51 u,质子质量为1.007 83 u,中子质量为1.008 665 u,1 u相当于931.5 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氘和一个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 MeV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H+He→He+X,其中X是中子 C.因为聚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D.目前我国的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广泛使用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 [解析] 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H+He→He+H,可知X为质子,B项错误。释放的核能ΔE=Δmc2=(2.013 6+3.015 0-4.001 51-1.007 83)931.5 MeV≈17.9 MeV,所以A项正确。因为聚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则反应后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的总质量,但是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故C项错误。现在的核电站均使用核裂变反应发电,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8山东菏泽一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1.90 eV的金属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金属铯表面所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2.75 eV D.金属铯表面所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0.85 eV [解析]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C=6种频率的光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所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小,波长最长,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的频率最高,波长最短,选项A、B错误;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对应入射光子的频率最高,ΔE=E4-E1=-0.85 eV-(-13.6 eV)=12.75 eV,由光电效应方程知Ek=ΔE-W0=10.85 eV,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6.(2018山西太原一模)(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238发生α衰变变成钍234时,α粒子与钍234的质量之和等于铀238的质量 B.铀238发生α衰变变成钍234时,α粒子与钍234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238的结合能 C.β衰变中释放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 D.核反应方程N+He→O+X中,X是质子且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 铀238发生α衰变时有质量亏损,故A错误;铀238发生α衰变变成钍234时,α粒子和钍234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238的结合能,故B正确。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并将电子发射到核外,形成β射线,故C错误。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设X的质量数为m,电荷数为n,则有4+14=17+m,2+7=8+n,解得:m=1,n=1,所以X表示质子,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故D正确。 [答案] BD 7.(2018广东五校一联)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 B.重核裂变反应中一定有质量亏损 C.U+n→Xe+Sr+dn,式中d=2 D.铀核裂变后生成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 [解析] 目前世界上的核潜艇都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A正确。重核裂变释放能量一定存在质量亏损,B正确。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可知d=2,C正确。铀核裂变后生成的新核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大,D错误。 [答案] D 8.(2018天津河东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入射光多强,只要其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D.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一定只剩下一个未发生衰变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可以知道,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故A正确;由玻尔理论可以知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该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微波属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D错误。 [答案] A 9.(2018江西上饶六校一联)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的基本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衰变的方程式为O→F+e B.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O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 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解析]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O衰变的方程式为O→N+e,故A错误;将放射性同位素O注入人体,O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故B正确;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两个光子,故C错误;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短,故D错误。 [答案] B 10.(2018福建泉州检测)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a、b、c,频率νa>νb>νc,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10.2 eV的某金属表面,则( ) A.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2.09 eV 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频率为νb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1 eV D.光a、b、c均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知受激发后的氢原子处于n=3能级,可知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51 eV)-(-13.6 eV)=12.09 eV,A选项正确;n=3→n=1时:hνa=-1.51 eV-(-13.6 eV)=12.09 eV,n=2→n=1时:hνb=-3.4 eV-(-13.6 eV)=10.2 eV,n=3→n=2时:hνc=-1.51 eV-(-3.4 eV)=1.89 eV,则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频率为νc,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10.2 eV的某金属表面,光c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光a、b可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09 eV-10.2 eV=1.89 eV,故B、C、D错误。 [答案] A 11.(2018福建厦门质检)下列几幅图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B.图二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图三中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图四链式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 [解析]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基本不变,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则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所以B正确;由左手定则可知,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故D错误。 [答案] B 12.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衰变、动量和能量守恒、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能方程等多个考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中等。 (1)X→Y+He (2)设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由qvB=m,T=,得 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 环形电流大小I== (3)由qvB=m,得v= 设衰变后新核Y的速度大小为v′,系统动量守恒 Mv′-mv=0 v′== 由Δmc2=Mv′2+mv2 得Δm= 说明:若利用M=m解答,亦可。 [答案] 见解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原子与原子核 1-6-13 原子与原子核训练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原子 原子核 13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5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