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 专题18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doc
《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 专题18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 专题18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18 化学反应原理 一、化学反应原理试题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熟练掌握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用键能、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对于较复杂的热化学方程式,能根据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构造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2、化学平衡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有时可借助速率图像解答。化学平衡必考的是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计算时必须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计算,某一时刻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要通过浓度熵比较。 3、化学理论综合题中最容易失分的是速率与平衡的陌生图象,在非选择题中的陌生图象打破了传统的速率平衡图象模式,反应体系不再局限于气相反应,引入了更多的液相反应,纵坐标和横坐标不再局限于时间、温度、压强、速率、转化率等物理量,而是引入了更多的变量,如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的负对数等,使得图象更新颖、信息容量更大、题目难度更大。 4、原电池和电解池 (1)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常出现电极材料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常出现质量不变或增重、有气体产生等现象。 (2)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连接的阴极材料不反应,与电源正极连接的阳极(除惰性电极外)材料发生氧化反应,可能出现电极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 (3)Fe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时失去2个电子生成Fe2+。 (4)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是原电池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池反应。放电过程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过程中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二、考点突破 1、反应热问题 (1)从宏观角度分析:ΔH=H1(生成物的总能量)-H2(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ΔH=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从活化能角度分析:ΔH=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①计算步骤: ②计算方法: 例1 NH3可用于生产硝酸和尿素。 (1)生产硝酸: ① NH3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 除此之外,还可能发生以下副反应: 4NH3 (g)+ 4O2 (g) === 2N2O (g) +6H2O (g) ΔH=-1105 kJ/mol 4NH3 (g) + 3O2 (g) === 2N2 (g) +6H2 O(g) ΔH=-1269 kJ/mol 两个副反应在理论上趋势均很大,但实际生产中影响并不大,原因是_____。 (2)生产尿素: ① 尿素的合成分两步进行: a.2NH3 (g)+CO2(g) NH2COONH4(l) ΔH=-117 kJ/mol b.NH2COONH4(l) CO(NH2)2(l)+H2O(l) ΔH=+15 kJ/mol 写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 右图为n(NH3):n(CO2) = 4 : 1时,温度对CO2的转化率的影响。解释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______。 ③ 测定尿素样品含氮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样品,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 mL c2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答案】 4NH3+ 5O2 4NO +6H2O 使用催化剂提高氨的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2NH3(g) + CO2(g) CO(NH2)2(l) + H2O(l) ΔH= -102 kJ/mol 升高温度,反应b正向移动 14(2c1v1-c2v2)10-3/a 例2 NOx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工业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I.氧化法:烟气中的NO经O3预处理后转化为NO2,再用CaSO3悬浊液吸收NO2。 已知:常温下,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数值为9.110-6,CaSO3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数值为3.110-7。 (1)NO与O3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 NO被O3氧化的总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将CaSO3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得pH约为8,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 (3)用CaSO3悬浊液吸收NO2,将其转化为H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实际吸收NO2的过程中,通过向CaSO3悬浊液中加入Na2SO4固体,提高NO2的吸收速率,从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 II.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该反应不使用催化剂,但必须在高温有氧下利用NH3做还原剂与 NOx 进行选择性反应:4NH3 + 4NO + O2 3N2 + 6H2O,不同温度(T)下,反应时间(t)与NO浓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5)判断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说明理由:________ 。 【答案】 3NO(g) + O3(g) 3NO2(g) ΔH= -317.3 kJ•mol﹣1 SO32- + H2O HSO3- + OH- CaSO3 + 2NO2 + H2O 2HNO2 + CaSO4 CaSO3浊液中存在:CaSO3(s) Ca2+(aq) + SO32-(aq),加入Na2SO4固体,由于CaSO4的Ksp较小,SO42-与Ca2+结合生成CaSO4沉淀,c(Ca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SO32-)增大,从而使NO2的吸收速率加快 放热 由图像中T1下反应先达平衡可推断T1>T2,由T1(高温)时NO的平衡浓度高可推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解析】I. (1). 由左图可知,NO和O3反应生成N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g)+O3(g)=NO2(g)+O2(g) △H=-200.9kJ/mol ①,由右图可知,NO和O2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g)+ 2、化学平衡问题 (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的影响 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化学平衡计算中两组常用公式:在可逆反应mA(g)+nB(g)pC(g)+qD(g)中化学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K=(式中的浓度是指平衡状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纯液体、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H2O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气体反应、有机反应,H2O的浓度要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Q=(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浓度)。转化率α=。 3、陌生平衡图象的问题 (1)投料比—温度图像 仔细分析所给图像纵横坐标表示的含义,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量、变化趋势,充分挖掘图像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对数—温度图像 此类试题图像给出很多信息,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如能根据等温线分析图像,并找到解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一定要清楚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含义。 (3)脱除率—温度图像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除去有害物质,如何提高除去效果,这是化学平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类图像曲线较复杂,变化趋势随温度不同有时升高有时降低,解题时更要细心。 例3NO2 与SO2能发生反应:NO2+SO2SO3+NO,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已知:2NO(g)+O2(g)2NO2(g) ΔH=-113.0kJ•mol-1 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 则NO2(g)+SO2(g)SO3(g)+NO(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尾气可以用碱溶液吸收。NaOH 溶液吸收NO2时,发生的反应为:2NO2+2OH-=NO2-+NO3-+H2O,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用NaOH 溶液吸收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n0(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a(NO2)]。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容器内_____(填标号)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a.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气体的密度 d.NO2的体积分数 ②如果要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③若A 点对应实验中,SO2(g)的起始浓度为c0 mol•L-1,经过t 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______molL-1min-1。 ④图中C、D 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Tc____Td(填 “>”、“=”或“<”)。 【答案】 -41.8kJmo1-1 NO2 SO2+2OH-==SO32-+H2O d 降低温度 c0/5t = 例4 TiO2和TiCl4均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 Ⅰ.TiCl4(g)+O2(g)TiO2(s)+2Cl2(g) ΔH1=-175.4kJmol-1 Ⅱ.2C(s)+O2(g)2CO(g) ΔH2= -220.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g)与CO(g)反应生成TiO2(s)、C(s)和氯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升高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Ⅱ的逆反应活化能表示为EkJmol-1,则E________220.9(填“>”“<”或“=”)。 (3)t℃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TiCl4和2 molO2,发生反应Ⅰ。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Ti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①0~5 min 内,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v(Cl2)=__________。 ②TiCl4的平衡转化率a=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既能加快逆反应速率又能增大TiCl4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缩小容器容积 B.加入催化剂 C.分离出部分TiO2 D.增大O2浓度 ④t℃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TiCl4和一定量O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Ⅰ,两种气体的平衡转化率(a)与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能表示TiCl4平衡转化率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L1”或“L2”);M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 TiCl4(g)+2CO(g)=TiO2(s)+2Cl2(g)+2C(s) ΔH=+45.5kJmol-1 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 0.008 molL-1min-1 20% D L2 (1, ) 4、原电池与电解池问题 (1)原电池考查 ①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由反应和生成物的化合价判断正负极。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作原电池的负极;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作原电池的正极。化合价变化的数值就是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同时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即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碱性溶液中不能出现H+。 ②熔融盐(或氧化物)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熔融盐(或氧化物)电池中是以熔融态的盐(或氧化物)为电解质,通过熔融的盐(或氧化物)电离的离子导电,也就是说熔融盐(或氧化物)电池中没有水溶液,写电极反应式时,反应物中要避免出现H+或OH-。 ③从题图中信息突破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对于题目中给出示意图的,要根据题目中的叙述结合示意图,特别是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什么微粒进去,在电极上转化成什么微粒离开,从微粒中元素化合价,判断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进而判断电极反应式。如果示意图中标出了使用的是质子交换膜,则说明该原电池是酸式电池,那么电极反应式中就不能出现OH-。 (2)电解原理考查 电解原理的考查主要是电解原理的应用,明确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从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也可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电解原理在消除环境污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电解的方法,可以把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或转化为人们可以利用的物质。如何处理废水再利用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电解法也可以消除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同时还可以转化为人们可利用的物质。解题中一定要看清示意图中有关离子的进出方向。 例5合成气(CO+H2) 广泛用于合成有机物,工业上常采用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等方法来制取合成气, (1)已知标况下,5.6LCH4与水蒸气完全反应时吸收51.5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在150℃时2L 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H4和2mol H2O(g)混合,经过15min达到平衡,此时CH4的转化率为60%。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用氢气的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②在该温度下,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下列选项中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H2)逆=3v (CO)正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C(CH4)=C(CO) (3)合成气中的氢气也用于合成氨气:N2+3H22NH3。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建立平衡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容器 体积 起始物质 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平衡时N2 的体积分数 反应开始时的速率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 甲 1L 1molN2+3molH2 1.6mol φ甲 v甲 P甲 乙 1L 2molN2+6molH2 n1 mol φ乙 v乙 P乙 丙 2L 2molN2+6molH2 n2 mol φ丙 v丙 P丙 A.n1=n2=3.2 B.φ甲=φ丙>φ乙 C.v乙 >v丙>v甲 D.P乙>P甲=P丙 (4)合成气可以制取甲醚,绿色电源“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电极Y 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 ; 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周围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CH4(g)+H2O(g)=CO(g)+3H2(g) △H= +206kJ/mol 0.12molL-1min-1 21.87 AC BD O2+4e-+4H+=2H2O 减小 例6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分解池中主要物质是______;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CO2与足量H2反应,生成气态的H2O和CH3OH,可放出5370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该工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绿色自由”构想中的“绿色”: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2和3.0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填“催化剂I”.“催化剂Ⅱ”,“催化剂Ⅲ”)。b点v(正)______v(逆)(填“>”,“<”,“=”)。 ②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4)科学家还研究了其它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己知25℃时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l=4.410-7、Ka2=4.7l0-ll,则反应:HCO3- +H2OH2CO3+ O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答案】 KHCO3(或碳酸氢钾) CO2(g)+3H2(g)H2O(g)+CH3OH(g) △H=-53.7kJ/mol 减少大气中CO2;产生清洁能源甲醇; K2CO3可循环使用;能量可以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 催化剂I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开高,平衡逆向移动 2.1 2CO22CO+O2 2.310-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 专题18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2019 年高 化学 串讲 专题 18 化学反应 原理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6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