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7讲 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doc
《2018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7讲 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7讲 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 7讲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①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②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 DDdd 杂交实验中 杂合 F1 代自交后形成的 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 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③显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 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 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 D 表示。 ④隐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 F1 代豌豆未表现出 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 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DD 或 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 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 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 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 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 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 DDDD 或 DDDd 或 DDdd 5.分离定律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设】①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 在的;③形成生殖细胞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离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亲代基因型 亲代表现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 交配类型 AAAA 型 显性显性 AA 100% 例 显性 100% 自交 AAAa 显性显性 AA:Aa=1:1 显性 100% 杂交 AAaa 显性隐性 Aa 100% 显性 100% 测交、杂交 AaAa 显性显性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自交、 Aaaa 显性隐性 Aa:aa=1:1 显性:隐性=1:1 测交、杂交 aaaa 隐性隐性 aa 100% 隐性 100% 自交、测交 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 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 9:3:3:1 2.常见组合问题(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统一用分枝法[先一对一对分析,再进行组合]:都可 以简化为用分离定理来解决,即先求一对相对性状的,最后把结果相乘,即进行组合,因此, 要熟记分离定理的 6 种杂交结果) (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x2x2=8 种 (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 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为什么 F2 中出现 3:1)——提出假说(4 点)——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 交)-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7讲 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 2018 高中生物 学业 水平 测试 复习 遗传因子 发现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8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