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选择题模拟预测专练.doc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选择题模拟预测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选择题模拟预测专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 C.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 答案 C 解析 医用酒精浓度为75%(体积分数),A错误;SO2不能用于食品漂白,B错误;Al(OH)3能与胃酸反应且碱性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有黏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通常用硅胶作干燥剂,D错误。 2、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 B 解析 A项氨水显碱性,腐蚀玻璃;C项醋只有酸性,无强氧化性;D项卤水主要成份为MgCl2溶液;根据题述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四个选项只有硝酸符合,故选B。 3、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C 解析 硅胶、植物纤维均是无毒、无味、无腐蚀性,所以可用作干燥剂,A、D项正确;无水CaCl2具有吸水作用,而CaCl26H2O无吸水作用,不可用作干燥剂,C项错误;P2O5+3H2O===2H3PO4,而H3PO4既有酸性又有腐蚀性,因此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项正确。 4、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 D 解析 CuSO4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符合题意。 5、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气化、煤的干馏 B.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食盐水导电 C.焰色反应、石油的裂化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煤的气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项正确;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都是物理变化。答案选C。 6、现有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油脂的硬化 ④蛋白质的盐析 ⑤蛋白质的变性 ⑥橡胶的老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 C.③④⑥ D.①③⑥ 【答案】B 【解析】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是化学变化;油脂的硬化是将油加氢成为脂肪,是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盐析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使固体析出的方法,是物理变化;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橡胶的老化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水和空气等作用,使原来的分子中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是化学变化。 7、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酿 D.用烧碱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A.向出现水垢的热水瓶中倒入适量的食醋,其中醋酸能把水垢溶解而除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酿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烧碱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油脂在烧碱溶液中发生彻底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8、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对空气进行降温加压 ②金刚石变成石墨 ③NaCl熔化 ④碘溶于CCl4中 ⑤HCl溶于水电离出H+和Cl− ⑥电解熔融的Al2O3制取Al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②⑥ D.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判断的知识。①对空气进行降温加压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②金刚石变成石墨有新的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③由于NaCl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熔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但没有新物质产生,错误;④碘是分子晶体,溶于CCl4 中破坏的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⑤HCl溶于水电离出H +和Cl −,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⑥电解熔融的Al2O3制取Al,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C。 9、下列颜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久置的KI溶液呈黄色 C.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D.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辨析。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使溶液呈黄色,A不符合题意;KI久置被氧气氧化为碘单质,使溶液显黄色,B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促使氯气和水的反应进行彻底,导致氯气量减少而变为无色,C不符合题意;点燃氢气时温度高,玻璃中含有钠元素其燃烧的火焰呈黄色,这是物理变化,D正确。答案选D。 10、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A.Si→SiO2→H2SiO3→Na2SiO3 B.Al→Al2O3→Al(OH)3→NaAlO2 C.N2→NH3→NO→NO2→HNO3→NO2 D.S→SO3→H2SO4→SO2→Na2SO3→Na2SO4 答案 C 解析 SiO2不能一步生成H2SiO3,A项错误;Al2O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Al(OH)3,B项错误;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NH3,NH3的催化氧化可生成NO,NO与氧气化合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HNO3,HNO3分解可生成NO2,C项正确;S不能一步反应生成SO3,D项错误。 10、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W X A 盐酸 Na2CO3溶液 B Cl2 Fe C CO2 Ca(OH)2溶液 D NaOH溶液 AlCl3溶液 答案 B 解析 Fe与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选择题模拟预测专练 2018 高考 化学 三轮 冲刺 物质 性质 变化 选择题 模拟 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28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