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docx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docx(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高考题组 (2018海南卷,19~20)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图示蒸发量高值区延伸方向与日本暖流位置一致。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B项对。从海水流动看,暖流沿线海水流动速度近似,但辐射差异大,故A项错;从太阳辐射看,比辐射更强的低纬蒸发量还大,C项错;从海陆位置看,更靠近陆地的海域辐射量较小,D项错。第2题,暖流对流经海域海水有增温作用,冬季更加明显,使得流经海域温差大,蒸发强烈,C项对。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主要位于东海海域,比渤海、黄海降水量大,辐射较弱,A、B两项错;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风力比渤海、黄海小,D项错。 3.(2015四川卷,1)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此次航行中,最可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A 解析4月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项对。非洲以南→南海之间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项错。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项错。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项错。 模拟题组 (2019山西河津二中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4~6题。 4.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 A.巴西暖流 流向西北 B.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 流向东南 D.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5.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6.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航线在海洋航行的过程中( ) A.一路顺风顺流 B.先顺流后逆流 C.先逆流后顺流 D.一路逆风逆流 答案4.B 5.C 6.A 解析第4题,据图中气候、河流、赤道及海陆分布相关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为南美洲东部局部地区。洋流a穿过赤道,应为南半球的南赤道暖流,因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而向西北方向流动,故选B项。第5题,b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岸,阿拉伯海位于北印度洋,白令海位于北太平洋,距b海域远,因此难以先见到;b处洋流为巴西暖流,与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形成中低纬环流,因此最有可能先见到漂流瓶的是几内亚湾。加勒比海也位于大西洋,但漂流瓶顺着洋流到达加勒比海会比到达几内亚湾经历更多的洋流,故选C项。第6题,从甲国走最近航线到中国,应从加勒比海出发,向西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在加勒比海顺着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在太平洋先顺着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到达台湾东部海域时,顺着日本暖流和东南季风到达上海港。 (2018北京昌平上学期期末)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 ) A.①洋流因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B.②属中低纬逆时针洋流系统 C.③洋流是东北季风吹拂形成 D.为北半球冬季洋流分布状况 8.图示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B.Q地因受寒流影响,沿岸降水较多 C.M以南海域多风,不利于航运发展 D.K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由图中极点附近为海域可知,该图为北半球洋流系统。①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②属中低纬顺时针洋流系统;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北印度洋洋流(③)为顺时针,故此图为北半球夏季洋流分布状况。第8题,P地因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Q地因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沿岸降水较多;M以南海域沿岸有寒流经过,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K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选D项。 (2018贵州凯里一中《黄金卷》模拟三)下图为小赵同学绘制的7月份非洲沿海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完成9~10题。 9.同桌的小李发现图中有一处洋流绘制不正确,这一处应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0.丁处洋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丁处附近海岸夏季比较凉爽 B.丁处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C.丁处的污染物向南扩散 D.丁处冬季海雾比夏季强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判断,甲为索马里半岛夏季洋流。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盛行离岸的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远离索马里,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形成寒流,应用虚线箭头表示,故甲错,选A项。第10题,丁处洋流是寒流,受其影响,附近海岸夏季比较凉爽,A项正确。丁处海域的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即向北凸出,B项错误。污染物顺着洋流向北扩散,C项错误。冬季海雾比夏季弱,D项错误。 (2018安徽合肥一模)下图示意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 ) A.南极环流 B.西风漂流 C.本格拉寒流 D.厄加勒斯暖流 12.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答案11.D 12.B 解析第11题,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弯曲方向,甲地洋流是暖流,来自非洲大陆东岸,是厄加勒斯暖流,D项对。南极环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都是寒流,A、B、C三项错。第12题,丙地虽然纬度较低,但因位于东南信风带的离岸风位置,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水温反而较低,B项对。人类活动对乙、丙地的水温影响方向是一致的,A项错。丙地太阳辐射比乙地强,不是水温低的原因,C项错。两地海陆分布相似,D项错。 (2018湖北襄阳1月调研)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情况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暖流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热循环。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造成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b.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c.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d.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e.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A.abc B.bcd C.abd D.ade 14.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B.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 答案13.C 14.A 解析第13题,海水下沉是因为温度降低(a)、盐度增大(bd),导致密度增加而下沉,C项对。降水多则盐度减小,密度减小,c错误;地转偏向力不影响盐度,e错误。第14题,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由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知,会导致北美东部、欧洲西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A项正确,B、D两项错误。北海海域寒暖流交汇减弱,渔业资源减少,C项错。 15.(2018百校联盟TOP204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4)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 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气温较低;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耗时和耗能增加;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 (4)沿海地区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地表干旱严重;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空气干燥,水汽较少;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干旱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沙漠广布。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形成上升补偿流,利于渔场形成。第(2)题,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和内陆气温差异主要受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第(3)题,轮船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与洋流流向相反,影响航行速度;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航行安全。第(4)题,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等角度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 16.(2018江苏高考高频考点精讲专题三)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图中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中海洋和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分别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四 地球 课时 规范 11 大规模 海水 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3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