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新人教版.docx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基础巩固 1.(2019江西吉安新干二中段考)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2018贵州遵义四中月考)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乙 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 3.(2019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 B.缺水时,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C.长期缺少食物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D.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因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pH明显下降 4.水中含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C.图中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丁 D.机体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改变血红蛋白的含量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5.(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末)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尿 液 血 浆 体积(mL/单位时间) Na+(mgkg-1) K+(mgkg-1) Na+(mgkg-1) K+(mgkg-1) 注射食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6.(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某人感染流感病毒,下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 B.BC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 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7.(2019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入学考试)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能力提升 8.(2018江西上饶中学开学检测)下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下列有关该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 D.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9.(2019山西大同二中月考)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和消化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与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 10.(2018河北廊坊联合体一联)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X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11.(2018广东深圳耀华实验中学期中)为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五组,1为对照组,2、3、4、5为实验组,饲养于实验室,每天记录动物排尿量并测量尿中Na+含量。下表为各组处理条件(“+”表示施加条件,空白表示不施加,“?”表示请判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摘除肾上腺 饮用清水 饮用生理盐水 注射适量盐皮质激素 1 ? + 2 ? + 3 + + + 4 ? ? ? 5 ? ? ? A.向各组提供的饲料、温度等条件相同 B.2、3、4、5组摘除肾上腺,1组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 C.1、2组尿量变化对比可说明肾上腺对水代谢的影响 D.4、5组摘除肾上腺,一组仅施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仅施加生理盐水 12.(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调研联考)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 。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 。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 。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 来反映。 (3)过程b由激素 促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 。 (4)细胞C最可能是 细胞,胰岛素可促进 过程(用字母表示)。 13.(2019河南沁阳一中月考)在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b指的是 。在图中“○”内画上“+”或“-”,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致使该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请在图中用虚线箭头及“”或“”表示相应的调节。 (3)为验证小白鼠体温调节中枢是器官A而不是脊髓,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 ②甲组 ,乙组破坏器官A,丙组破坏脊髓; ③将三组小白鼠 ,一段时间后,测量体温并比较体温是否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 。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1.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项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项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项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项错误。 2.C 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O2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O2浓度最高,A项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含量将增多,B项错误。毛细血管壁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项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D项错误。 3.C 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某些代谢活动会加强,A项错误;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导致尿量减少,B项错误;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使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项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D项错误。 4.D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项错误;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故血红蛋白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才能满足氧气运输的需要,是甲曲线,C项错误;机体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改变血红蛋白的含量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D项正确。 5.B 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尿液的体积增多,说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 6.B 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体温升高,说明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A项错误;BC段体温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项正确;CD段体温下降,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项错误;AB段体温升高,说明是冷觉感受器兴奋,CD段体温下降,说明是温觉感受器兴奋,D项错误。 7.D 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8.C 读图可知①为组织液,②为淋巴,③为血浆。其中X细胞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即①。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血浆渗透压较高,通过神经调节,会使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水盐平衡。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 9.B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因此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A项正确;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存在于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项正确;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D项正确。 10.D 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由于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人体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①→③→④→⑤过程既有神经冲动的传递,又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增强代谢,增加产热量,所以X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增强。 11.D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所以盐皮质激素为自变量。实验组2、3、4、5都要摘除肾上腺,排除自身肾上腺产生的盐皮质激素的影响,对照组1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自变量不同,B项正确。无关变量要等量控制,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项正确。1、2组自变量为肾上腺的有无,因变量为尿量变化,C项正确。4、5组摘除肾上腺,一组仅施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仅施加生理盐水,有两个自变量,不能相互对照,应该是4、5组摘除肾上腺,都加生理盐水,一组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不加,D项错误。 12.答案(1)淋巴、血浆 ①③ (2)细胞内液 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 (4)肝 a、c 解析(1)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其内环境是淋巴、血浆。淋巴循环是单向的,只能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3)过程b为糖原分解的过程,可由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可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4)细胞C中可进行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故最可能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13.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 + + (2) (3)不作处理 放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 甲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 解析(1)由图可知,器官A为下丘脑,器官B为垂体,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2)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来维持机体内激素的相对稳定。(3)甲组为空白对照,即不作处理。应将三组小白鼠置于相同的寒冷环境中,比较体温的变化情况。A器官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甲组和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而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课时规范练25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新人教版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稳态 调节 课时 规范 25 人体 内环境 实例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32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