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V).doc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V).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V).doc(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V) 第Ⅰ卷共 30 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 共计 6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有关贫困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处 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北方 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贫困人口数量大 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 ③丙地地表崎岖 ④三地交通欠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课外调查得到某一河流各月 平均径流数据,绘制成右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 自内向外增大)。据此完成 3~4 题。 3.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有两次汛期,径流量大 B. 泥沙含量大 C. 水位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D. 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4.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B.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C.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D.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 5~6 题。 5.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 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7~9 题。 7.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430m B.610m C.830m D.1210m 8.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 C.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该河最终流入东南亚 9. 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第 2 页 共 8 页 A.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 B.光照丰富 C.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 D.积温较高 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 16~18℃,当温度高于 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 “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10.马铃薯在华北平原种植最佳的时期是 ①3 月播种,5 月收获 ②6 月播种,8 月收获 ③9 月播种,11 月收获 ④11 月播种, 次年 2 月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下面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第 3 页 共 8 页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 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 14~15 题。 14.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汇集灌溉余水 D.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15.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 宜采取的措施是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16.下列以对联的形式描绘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①“苍松雪岭,沃野千里稻谷香”;② “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 群峰拔地”。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内蒙古、黑龙江、海南、云南 B.内蒙古、海南、黑龙江、云南 C.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D.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 xx 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 关于“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气温年较差小,西部气温年较差大 B.东部河流结冰期长,西部河流结冰期短 C.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第 4 页 共 8 页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种植业发达 18.某年 6 月至 8 月,一艘邮轮沿“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 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 城海拔 1048 米。读图回答 19~20 题 19.很早以前居住在 K 城附近的印第安 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 气流,能使厚达 10 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 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吃 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 B.暖锋过境增温 C.背风坡气流下沉 D.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增温 20. 当流经 K 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 , 居住在 K 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2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2.图中 P 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 5 页 共 8 页 气候对葡萄生长影响最大,葡萄是喜光植物,下图所 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 23~24 题。 23.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中间低四周高 B.东高西低 C. 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 24.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某梯田建在海拔上千米的山腰,因海拔高农作物一年只能 收获一季。读该梯田所在山体山麓处的气候统计资料,完 成 25~26 题。 25.该梯田最可能位于 A.云南 B.菲律宾 C.瑞士 D.哈萨克斯坦 26.该梯田播种农作物的月份最可能是 A.1 月底 B.4 月初 C.7 月底 D.10 月初 澳大利亚铁、煤资源丰富,钢铁工业主要集中于纽卡斯尔、肯布拉港。下图为澳大利亚矿 产分布图和珀斯气候图,读图完成 27~29 题。 27.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气候 C.资源 D.城市 28.澳大利亚西部铁矿运到东部纽卡斯尔、肯布拉港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A.铁路 B.公路 C.河运 D.海运 第 6 页 共 8 页 29.珀斯降水特征和成因是 A.夏季受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B.夏季受东南风影响,降水多 C.冬季受东南风影响,降水少 D.冬季受西北风影响,降水多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亚四国的部分地区玉 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 30 题。 30.甲、乙、丙分别位于 A.印度、澳大利亚、南非 B.南非、澳大利亚、印度 C.澳大利亚、印度、南非 D.澳大利亚、南非、印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川渝及周边地区略图 第 7 页 共 8 页 (1)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 (东、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该地区东、西人口 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城市①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形成的主导 区位因素是 。(3 分) (2)与上海相比,成都 1 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何差异?试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 主要原因。(5 分) (3)与重庆附近长江段相比,西安附近渭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4 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面积 8680 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 为主,多断裂构造。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年均气温 15.5℃,年均降水量在 880mm 以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0%以上。科西嘉岛上的原住居民喜居低矮房屋,因此, 岛上原住居民房屋多较低,一般为两三层的房屋或别墅, 少量四五层的楼房多为商业性楼房,十几层以上的中高层 建筑十分罕见。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1)指出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时空特点。(4 分) (2)科西嘉岛森林覆盖率较高,请说明其自然原因。(3 分) (3)分析科西嘉岛上原住居民房屋较低的主要原因。(4 分) 3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3 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5 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3 分) (4)我国某集团公司,预备在苏门答腊岛投资建设大型新闻纸生产厂,试分 析该项目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6 分) 第 8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1-5:CDCDB 6-10:ACBDB 11-15:CCBCB 16-20:CCBCC 21-25:CCBDB 26-30:BDDDA 31. (1)东(1 分) 地形(1 分) 铁矿(铁、煤)丰富(1 分) (2)差异:成都 1 月气温比上海高(1 分),年降水比上海少(1 分)。 形成原因:成都受秦岭、大巴山的阻挡(1 分),冬季冷空气对成都影响较小(1 分), 成都地处内地,受海洋影响小,年降水量小。(1 分) (3)流量小(1 分),流量的季节变化大(1 分),冬季有结冰期(1 分),含沙量大(1 分)。 32. (1)特点:夏季流量较小(1 分),冬季流量较大(1 分);西部流量较大(1 分),东部流量 较小(1 分)。 (2)地形以山地为主,宜林地面积广(1 分);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适宜森林生长(1 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较多,利于森林生长(1 分)。 (3)科西嘉岛多山地,地表崎岖,坡度较大,建设难度较大(1 分);地处地中海一喜马拉 雅地震带,地震频繁,对中高层建筑破坏性大(1 分);地质构造复杂,多断裂构造,地质不 稳定,不适宜建设中高层建筑(1 分);原住居民喜爱低层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等(1 分)。 33. (1)地形地势特征:西南为山地,东北为平原(1 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 分);海岸 线较平直(1 分) (2)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1 分),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1 分)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每点 1 分) (3)有利:地形平坦(1 分) 不利: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不利影响任答 2 点,每 点 1 分,共 2 分) (4)积极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每点 1 分,共 3 分) 环境问题:加速热带雨林的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 物多样性锐减等。(每点 1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 3 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IV 2018 2019 年高 地理 下学 期期 试题 IV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37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