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规范练24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规范练24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规范练24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规范练24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题组 (2017全国Ⅱ卷,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解析第1题,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改由山东入海,淮河故道淤塞,因此作为南、北方分界的标志,淮河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第2题,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造成苏南和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人文地理分异明显。第3题,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模拟题组 (2018北京丰台一模)2018年春晚的四大分会场(三亚、珠海、泰安和曲阜、黔东南)以众星拱月之势与北京主会场共同演绎着新春大联欢。据此完成4~5题。 4.四个分会场中( ) A.泰安市的名山属于褶皱山 B.黔东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珠海市位于珠江口的东侧 D.三亚市所在省区管辖海域面积最大 5.黔东南分会场歌舞表演的主题最可能是( ) A.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 B.海晏河清,祈愿国泰民安 C.展现苗侗文化,助推脱贫致富 D.铸航天强国梦,续海上丝路情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泰安市的名山是泰山,为断层上升一侧形成的块状山地,选项A错误;黔东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选项B错误;珠海市位于珠江口的西侧,C项错误;三亚市所在省区为海南,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区,D项正确。第5题,黔东南是苗族侗族自治州,分会场歌舞表演的主题最可能是展现苗侗文化,助推脱贫致富。“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是珠海分会场的主题;“海晏河清,祈愿国泰民安”是泰安和曲阜分会场的主题;“铸航天强国梦,续海上丝路情”是三亚分会场的主题。 (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试)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6~7题。 6.与①②③④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 D.“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 7.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忙即将开始,春管、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是 ( ) ①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 ②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 ③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④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图中①内蒙古自治区以游牧业为主,住帐篷,便于迁徙,为“游动的家”;②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具有直立性,形成特色民居窑洞,是“地下的家”;③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寒气候区,利用当地原料建成传统民居碉房,形成“石头的家”;④云南省南部气候湿热,建成高架的竹楼,通风、散热、防潮,形成“竹木的家”。第7题,华北为冬小麦种植区,春季小麦返青,但春季少雨,应抓紧春灌,但要注意防御晩霜冻害;皖南山区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①③正确。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在5月末6月初,②错误。渭河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冬小麦和棉花,麦子收割应在6月初,而播种棉花在4月,④错误。故B项正确。 (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这里黄沙遍布,但某团队却通过在地下0.8~1米处铺设特制的衬膜,在该地成功开垦出万亩稻田。据此完成8~10题。 8.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奈曼沙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地形平坦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9.该地种植水稻的主要水源来自( ) A.地下水 B.河流水 C.大气降水 D.冰雪融水 10.该地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肥力 B.减少蒸发 C.阻隔沙尘 D.防止渗漏 答案8.C 9.A 10.D 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黄沙遍布,沙质土壤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贫瘠,D项错误;该地纬度高,热量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充足,A项错误;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地势起伏大,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B项错误;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光照充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晴天比奈曼沙漠少,光照条件不如奈曼沙漠,故C项正确。第9题,该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C项错误;冰雪融水主要集中在春节,无法满足水稻种植的需求,D项错误;科尔沁沙地,黄沙遍布,河流较少,径流量小,水量不足,B项错误;该地种植水稻的主要水源来自地下水,故A项正确。第10题,该地为沙漠,遍布黄沙,水容易下渗,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渗漏,故D项正确。 (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读2013年我国三个临近省级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完成11~12题。 省级行 政区域 人口密度人/km2 城镇化 水平/% 第一、二、三 产业结构/% 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 ① 1261 86.2 0.8∶22.3∶76.9 ①②:38分钟 ②③:2小时 ①③:1.3小时 ② 1183 81.6 1.3∶50.6∶48.1 ③ 386 48.2 12.3∶52.2∶35.5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区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②省区产业结构最优 C.①省区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增强 D.③省区处于低水平平衡 12.未来三区将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则( ) A.②省区因交通时间距离最短产业优先转移到①省区 B.③省区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只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 C.三省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 D.因交通拥堵,三省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大 答案11.A 12.C 解析第11题,根据表格信息,①省区产业结构最优、交通便利,应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③省区处于加速发展的不平衡阶段。第12题,根据表格信息,②省区交通时间距离并不是最短;③省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并不丰富;伴随着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三省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发展,三省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小。 13.(2018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的原因。 (2)分析干热的气候特征对河流带来的影响。 (3)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量最大的国家,除水资源严重不足外,还有哪些原因? (4)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临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 (2)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表径流贫乏,季节变化显著,水资源短缺,河流水量较小。 (3)沙特阿拉伯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 (4)艾卜哈西临红海,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白天山坡上气温高,气压低,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升高,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解析第(1)题,区域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沙特阿拉伯被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临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所以气候干热。第(2)题,本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地表径流贫乏,季节变化显著,水资源短缺,河流水量较小。第(3)题,沙特阿拉伯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但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同时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第(4)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气温的因素。区域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地形地势条件、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艾卜哈西临红海,位于高原山地,地势高;白天山坡上气温高,气压低,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升高,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较低。所以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 14.(2018山东德州武城二中月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城镇最密集、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西藏最主要的农业区,这里的农作物具有“个头大、产量高、质量好”的特性。 材料二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是青藏高原中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该地四季如春、植物多样、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墨脱公路几次修建几次中断,被称为世界筑路史上最难的一条公路。 (1)指出图示区域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简要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原因。 (3)试分析墨脱公路成为世界筑路史上最难修建的公路的原因。 答案(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2)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偏低,生长期长,有机物质积累多;气候寒冷,病虫害少;环境质量好。 (3)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难;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地震频发,岩石破碎,对公路修建造成的威胁大;河流众多,多瀑布、急流,施工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修建成本高。 解析本题通过青藏高原南部地形、气候、农业的区域特征介绍,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图示区域为青藏高原,其形成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的俯冲挤压,使板块抬升造成的。高原上河谷下切、冰川广布,其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第(2)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海拔高,夏季气温偏低,作物生长周期长,有机物质积累多;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化肥使用少;环境质量好等。第(3)题,墨脱公路所处地区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难;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地震频发,岩石破碎,对公路修建造成的威胁大;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流众多,落差大,多瀑布、急流,施工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修建成本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规范练24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十三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课时 规范 24 影响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40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