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质检.doc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质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质检.docx(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质检十八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8黑龙江哈九中四模,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墨子是中国第一位集思想与实践于一身的造物设计家,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中包含的是宽广与博大、心系万民忧乐、情牵苍生疾苦的情怀。张岱年教授曾指出:“墨家的自然科学研究从属于墨子的‘为天下兴除利害’的最高宗旨。”墨子发明的工具主要集中在几何学、力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如桔槔这种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相应地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墨子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以造福社会。在墨子看来,社会消费应以保持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限,主张“去无用之务”,是“天下之大利”。如出行造车方面,只要能“完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即可。他的造物思想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器物或者事件,而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物的目的是器物都要恰当地配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特别重要的是,墨子在将上述制造技术传授给他人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使之传至后世。 ——摘编自王凯、唐亚华《工匠精神的境界—— 从鲁班、墨子、庄子谈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子工匠精神的内涵。(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墨子工匠精神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内涵:体现“兼爱”,心系万民的思想;以人为本,关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技术精益求精;注重技术实用性;主张节用,反对浪费;关注技术传承。 (2)影响:推动手工业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中包含的是宽广与博大、心系万民忧乐、情牵苍生疾苦的情怀”可知“兼爱”,心系万民的思想;根据材料“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知以人为本,关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材料“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以造福社会”可知对技术精益求精;根据材料“造物的目的是器物都要恰当地配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可知注重技术实用性;根据材料“社会消费应以保持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限,主张‘去无用之务’,是‘天下之大利’”可知主张节用,反对浪费;根据材料“墨子在将上述制造技术传授给他人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使之传至后世”可知关注技术传承。第(2)问,可以从墨子的身份“集思想与实践于一身的造物设计家”来思考,从手工业技术、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 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六,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曹参,江苏沛县人,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拜曹参为齐相国,辅佐刘肥。曹参用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汉惠帝刘盈推荐曹参为汉相国,曹参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日夜饮酒,不治事。曹参推行约法省禁、轻徭薄赋政策,收到了“天下俱称其美”的社会效果。曹参继相三年病逝,汉史上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参无为而治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萧规曹随”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1)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百姓急需休养生息;黄老之术成为当时思想主流;统治者吸取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曹参治国成效显现。 (2)影响:减轻了民众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文景之治的出现起到促进作用;加剧了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和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 解析第(1)问,结合西汉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即可。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曹参无为而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减轻了民众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其二,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其三,对文景之治的出现起到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曹参的无为而治也有不足之处,即加剧了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和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 3.(2018山东济南二模,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沈葆桢,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由,派兵侵台。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为了“驱倭”,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撰写文书,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船政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一线。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实现成功驱日。 经此危机,沈葆桢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七省以为门户,久为他族所垂涎”,利用办理善后事宜为契机在台采取了一系列“抚番”措施。改革行政制度,由原来的一府四县三厅,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打破“番禁”政策,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亲自编成童谣《训番俚语》,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倡购铁甲船,奏准使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桢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摘编自吕宁《开山抚番:沈葆桢台湾防务建设中的 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桢成功驱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葆桢建设台湾的举措。(9分) 参考答案(1)原因:洋务运动取得成效,近代海军的建立;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力量有限;沈葆桢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坚定的爱国信念。 (2)简评:加强了对台湾的政治管理,为台湾建省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实现成功驱日”可知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根据材料“从各省调回船政轮船30余舰”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取得成效,近代海军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力量有限,以及沈葆祯坚定的爱国信念等。第(2)问,根据材料“改革行政制度,由原来的一府四县三厅,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可知加强了对台湾的政治管理,为台湾建省创造了条件;根据“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可知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开设义学,亲自编成童谣《训番俚语》,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可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根据材料“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倡购铁甲船,奏准使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可知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 4.(2018河北唐山三模,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王崇伦,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8月,王崇伦入鞍钢轧辊厂,成为鞍钢为数不多的年轻高级技工。1952年,王崇伦所在车间承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任务。王崇伦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1953年,王崇伦将加工卡动器的纪录从45分钟提高到19分钟,效率提高六七倍。同年他被评为鞍山市工业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初,在王崇伦等人提议下,一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1956年,王崇伦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1959年初,王崇伦又组织鞍钢能工巧匠开展技术协作活动。同年王崇伦应邀到23个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各单位纷纷盛赞王崇伦的高尚技艺和精神。60年代初,鞍钢各轧钢厂面临停产的威胁,王崇伦承担起研制大轧辊的攻关任务。历时一年,先后突破十几项重要技术难题,终于试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空白,王崇伦凭着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精湛的技艺,为鞍钢和国家赢得了殊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崇伦成为“劳动模范”的时代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归纳以王崇伦为代表的“劳模精神”的内涵。(8分) 参考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中苏关系恶化和三年经济困难。 (2)内涵: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品质;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时间“20世纪50—60年代”分析时代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中王崇伦积极工作,主动提升技术,承担攻关任务等事迹可知王崇伦为代表的“劳模精神”的内涵有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品质;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质检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专题 质检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43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