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一章
干扰量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控制方式,分类,性能要求)
6. (1)结构框图:
实际温度
减速器
调压器
加热器
电动机
放大器
比较器
Ug U Ud n Uc U
Ur
热电偶
给定输入量: 给定值Ug
被控制量: 加热炉的温度
扰动量: 加热炉内部温度不均匀或坏境温度不稳定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加热器
控制器: 放大器、发动机和减速器组成的整体
(2)工作原理:
给定值输入量Ug和反馈量Ur通过比较器输出 U, 经放大器控制发动
机的转速n,再通过减速器与调压器调节加热器的电压U来控制炉温。
T Ur U Ud n Uc U T
7. (1)结构框图
略
给定输入量:输入轴θr
被控制量: 输出轴θc
扰动量: 齿轮间配合、负载大小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齿轮机构
控制器: 液压马达
(2)工作原理:
θc Ue Ug i θm θc
第二章
掌握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定义、常用拉氏变换),系统框图化简;
1. (a)
将(2)式带入(1)式得:
拉氏变换可得
整理得
1.(b)
将(2)式代入(1)式得
拉氏变换得
整理得
2.
1)微分方程求解法
中间变量为,及其一阶导数,直接化简比较复杂,可对各微分方程先做拉氏变换
移项得
可得
2)复阻抗法
解得:
3.
分别以m2,m1为研究对象(不考虑重力作用)
中间变量含一阶、二阶导数很难直接化简,故分别做拉氏变换
消除Y1中间变量
10.
系统框图化简:
11.
系统框图化简:
第三章
掌握时域性能指标,劳斯判据,掌握常用拉氏变换-反变换求解时域响应,误差等
2. (1)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2.(2)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
9.
解:由图可知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又因为:
联立1、2、3、4得
所以
10.
解:由题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k=10时,=10rad/s; =0.5;
所以有
当k=20时,=14.14rad/s; =0.35;
所以有
当0
2.5时,系统为欠阻尼,超调量%随着K增大而增大,和峰值时间随着K增大而减小;其中调整时间不随k值增大而变化;
14.(1)
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4.(2)
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0.
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25.
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给定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在给定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当输入为扰动信号时,系统扰动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第四章 根轨迹法
掌握轨迹的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分析控制系统
4-2
(2)G(s)= ;
解:分析题意知:
由s(0.2s+1)(0.5s+1)=0得开环极点s1=0,s2=-2,s3=-5。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3。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2, j0),(-5, j0),终止点都是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2,0]段和[-∞,-5]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3,m=0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0.2s+1)(0.5s+1) B(s)=1
由 解得:s1= s2=(舍去)
根轨迹如图所示
σ
jw
(3) G(s) =
解:分析题意知:
由s(s+2)( s+3)=0得开环极点s1=0,s2=-2,s3=-3。
由k(s+2)=0 得开环零点为s=-2。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3。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2, j0),(-5, j0),终止是(-2,j0)和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3,0]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3,m=1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s+2)( s+3) B(s)=k(s+2)
由 解得:s1= s2=-2 (舍去) s3=
其中s1=s2=-2s 是因为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恒有一根s=-2
分离点取s= 根轨迹如图所示
σ
jw
4-3 G(s)H(s)= ;
解:分析题意知:
由s2(s+2)( s+5)=0得开环极点s1=s2=0, s3=-2, s4=-5。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4。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2, j0),(-5, j0),终止点都是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5,-2]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4 m=0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2(s+2)( s+5) B(s)=1
由 解得:s1= s2=-4 s3=(舍去)
根轨迹如图所示
σ
jw
4-4
(2)G(s)= ;
解:分析题意知:
由s(0.1s+1)( s+1)=0得开环极点s1=0,s2=-1,s3=-10。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3。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1, j0),(-10, j0),终止点都是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1,0]段和[-∞,-10]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3,m=0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0.1s+1)( s+1) B(s)=1
由 解得:s1=0.49 s2 (舍去)
根轨迹如图所示
σ
jw
闭环特征方程:s(0.1s+1)(s+1)+K=0 将 s=jw代入得
10w-w3=0 (1)
-11w2+10K=0 (2)
解得 K=11
K>11时系统不稳定
4-6 G(s)= ;
解:分析题意知:
由s(s+3)( s+7)=0得开环极点s1=0,s2=-3,s3=-7。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3。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3, j0),(-7, j0),终止点都是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3,0]段和[-∞,-7]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3,m=0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s+3)( s+7) B(s)=1
由 解得:s1=-1.3 s2=-5.4 (舍去)
根轨迹如图所示
σ
jw
闭环特征方程:s(s+3)(s+7)+k=0 将s=jw代入得
21w-w3=0 (1)
k=10w2 (2)
得 k=210 k210 系统稳定
再将s=-1.3代入闭环特征方程得 k=12.6
12.6
下载提示(请认真阅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文档包含非法信息?点此举报后获取现金奖励!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
原理
课后
习题
答案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654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