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管接头注塑模具设计【含15张零件图】,含15张零件图,四通,管接头,注塑,模具设计,15,零件图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四通管接头的设计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02级
姓 名:
学 号: 110202123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05年6月
摘要
此毕业设计课题的制品名称为“四通管接头”,用于部件的连接。
制品材料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此材料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表面硬度、加工性和染色性。制品的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ABS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此制品是批量生产,所以我将设计一套塑料成型模具。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制品的一些特点。
制品的主要特点是其有一个上下贯穿孔,两侧也有一个贯穿孔,且上下孔相对比较大且深,复杂。
塑件的尺寸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外型需光洁不得有划伤,总体尺寸大小适中。取塑件的最大截面为分型面,大小两孔分别上下放置,左右相同孔位于两侧,需要抽芯。由于塑件尺寸较小,采用一模两件,能够适应生产的需要,侧浇口去除方便,模具结构孔不复杂,容易保证塑件的质量。开模后,塑件包紧动模型芯的力比较大,采用推管推出,推出力比较平稳,塑件不易发生变形。
目录
前言············································(3)
一.塑件分析·······························(4)
二.分型面的设计···························(6)
三.注射机的选择···························(7)
四.根据制品尺寸,设计成型零部件···········(11)
五.型腔壁厚计算··························(18)
六.浇注系统的设计························(21)
七.推出机构的设计·························(24)
八.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25)
九.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27)
十.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1)
十一.模架的选择···························(33)
十二.设计说明·····························(34)
十三.模具的装配···························(34)
十四.试模·································(36)
十五.修模·································(37)
后记······································(38)
参考文献··································(39)
前言
时光转瞬即逝,我在扬州职业大学求学也即将历满三个寒暑,虽不敢说学业有成,却有幸得到诸多师长的殷殷教诲,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尤其在毕业设计期间,在校内指导老师:徐美银,以及各位系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此,感谢他们的指导和教诲!
尽管如此,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设计中一定存在许多的不当和错误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评委的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塑件分析
1.塑件图
此制品是四通管接头,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塑件图如下所示:
2.材料分析
本产品的成型工艺采用注射成型,产品材料为:乳白色ABS,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这三种组合各自的特性。使AB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ABS无毒、无味、显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1.02~1.05g/㎝3, ABS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ABS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水、无机盐、碱类和酸类对ABS几乎无影响,但在酮、醛、酯、氯化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ABS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ABS塑料表面受冰酯酸、植物油等化学药品的侵蚀会引起应力开裂。ABS有一定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ABS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左右,热变形温度为93℃左右,且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根据ABS中三种组分之间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略有差异,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应力要求。根据应力要求的不同,ABS可分为超冲击型、高冲击型、中冲击型、低冲击型和耐热型等。
主要用途:ABS在机械工业上用来制造齿轮、泵叶轮、轴承、把手、管道、电机外壳、仪表壳、仪表盘、水箱外壳、蓄电池槽、冷藏库和冰箱衬里等。在汽车工业领域,用ABS制造汽车档泥板、热手、热空气调节导管、加热器等,还可用ABS夹层板制小轿车车身。ABS还可用来制作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电子琴及收录机壳体、食品包装容器、农药喷雾器及家具等。
1)查资料,ABS塑料物理力学主要性能参数:
相对密度:1.02~1.16g/cm3
导热系数:13.8~31.2(10-2w/(m*k))
线胀系数:5.8~8.6(10-5xl/k)
吸水率:0.20~0.4(24h)/%
成型收缩率:0.4~0.7%
伸长率:5~20%
熔点:130~160 0C
摩擦系数:0.5
硬度(烙氏):108~115
抗拉屈服强度:50MPa
拉伸强性模量:1.8×103MPa
弯曲强度:80MPa
体积电阻系数:6.9×1016Ωcm
冲击强度:106.8~213.5
泊桑比:0.35~0.36
热变形温度:85~106℃
连续最高温度:65℃
2)由资料查得ABS的成型特性为:
a.非结晶形塑料,吸湿性强,要充分干燥;
b.流动性中等,溢边值为:0.04mm;
c.宜用高料温,高模温,注射压力亦较高;
d.模具浇注系统对料流阻力要小,应感注意选择浇口的位置和形式,脱模斜度取20以上。
3)应对措施
a.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b.严格控制型腔型芯等成型零部件的加工、装配精度。
C.使用相应的螺杆式注射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模具预热。
d. 查资料,模具使用一模两件,模具使用点浇口,主流道为圆形截面,以减小摩擦阻力,设计合适的浇口位置。
4)查资料:ABS的脱模斜度的推荐值及其它参数。
a.型腔脱模斜度:40′~1°20′
型芯脱模斜度:35′~1°
b.选用模具制造精度等级为:3、4、5
二.分型面的设计
打开模具取出塑料制品或者浇注系统凝料的面称之为分型面。
分型面设计是型腔设计的第一步,它受塑件的形状,壁厚,外观,尺寸精度以及模具型腔数目,排气槽,浇口位置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1.分形面的形式:
与注射机开模运动方向相垂直。
2.分型面的选择:
a).分型面应设计在塑件外型最大轮廓处;
b)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
c)应保证让塑件的精度要求;
d)应满足塑件外观质量要求;
e)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f)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3.塑件的脱模
为了便于顺利脱模,根据制品自身结构特点,将制品留在动模上;将侧型芯留在动模上;斜导柱留在定模上。
4.模具材料的确定
由于塑料制品材料为ABS,粘度中等,综合生产纲领,确定使用Cr12材料为型芯、型腔及其它成型零部件材料。
三.注射机的选择
从模具设计角度考虑,需了解注射机技术规范的主要项目有:最大注射量,最大注射压力,最大锁模力,模具安装尺寸以及开模行程。
1.注射量的计算:
初选注射机
塑件外形体积的计算
a.最小端(近似1个圆柱)
Va=π(12/2)2(25.5-10)=1752.12mm3
b.中间段(近似1个圆台)
Vb=(1/3)πrb2(20/3+10)—(1/3)πra2(20/3)
=(1/3)π×152(20/3+10)—(1/3)π×62×(20/3)
=3673.8mm3
c.最大端(近似1个圆柱)
Vc=πrc2hc=π×152×(50—25.5)=17309.25mm3
d.两端接头(近似2个圆柱)
Vd=2π×62×(44—30)/2=1582.56mm3
内部空心体积的计算
a.最小端(近似1个圆柱)
Va1=πra12ha1=π42(25.5—10)=778.72mm3
b.中间段(近似1个圆台)
Vb1=(1/3)πrb12(40/9+10)—(1/3)πra12(40/9)
=(1/3)π×132(40/9+10)—(1/3)π×42×(40/9)
=2480.6mm3
c.最大端(近似1个圆柱)
Vc1=πrc12hc1=π×132×(50—25.5)=13001.17mm3
d.上下两端接头(近似2个圆柱)
Vd1=2π×42×(44—26)/2=904.32mm3
总的体积=Va+Vb+Vc+Vd—(Va1+Vb1+Vc1+Vd1)
=1752.12+3673.8+17309.25+1582.56
—778.72—2480.6—13001.17—904.32
=7152.92mm3
=7.2cm3
∴初选注射机的型号为:XS—ZY—125型号的螺杆式
2.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
a. 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校核
由于制品为小尺寸的塑件,为了不浪费材料,提高效率,采用一模二腔,能够适应生产的需要。
b.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nm+m1<=kmp
n——型腔的数量为2;
m——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cm3;
m1————浇注系统所需塑件质量或体积,g/cm3
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为0.8;
mp——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cm3;
系统凝料约为0.4cm3,则m1=0.4
∴左边=2×7.2+0.4=14.8
右边=0.8×125=100
∴左边<右边
∴不等式成立
∴注射量的标准符合要求。
c.锁模力的校核:
Fτ=p(nA+A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