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 变化的总体趋势进入近现代以后 服饰开始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 适体 方便 平民化转变 2 变化的表现 1 近代服饰 男子 鸦片战争后 西装传入中国 并开始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大为流行 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女子 20世纪20年代之后 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2 现代服饰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中山装和以列宁装 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受到欢迎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军装和 干部服 盛行 改革开放后 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 穿得时尚 穿得个性过渡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 中餐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统称为四大菜系 2 西餐 1 传入 19世纪40年代 西餐传入 2 影响 西菜 西点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三 居室建筑的演进1 北方民居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传统的典型民居 2 演进表现 鸦片战争后 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 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3 基本特征 中西合璧成为近代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 近代居室建筑的演进有什么特点 提示 1 从演进原因来看 主要受外来居住文化的影响 2 从演进的结果看 中国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四 习俗风尚的变革1 原因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 表现 1 婚姻 近代以后 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 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 殡葬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丧礼趋于简化 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 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3 其他 中华民国成立后 开展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神权 反对迷信等活动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点头鞠躬 握手成为社交的常见礼节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下图所示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 请结合所学知识交流当时婚礼风俗的新变化 提示 中华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城市的婚礼仪式逐渐由繁琐愚昧变为简约文明 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新式婚礼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一 二 一 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政治 经济 文化因素1 政治因素 1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倡导文明 进步和民主 积极提倡西方近代的生活方式 2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 3 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 经济因素 1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推动 2 新中国重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大幅度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一 二 3 文化因素鸦片战争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A 西式服饰传入 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 中华民国建立 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 城市化进程中 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 旗袍典雅大方 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解析 根据题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及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 也体现了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 故选B项 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西化 故A项错误 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有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近代中国还未真正城市化 故C项错误 旗袍典雅大方 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不是社会原因 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0世纪初 一场 咸与维新 的 剪辫风 旋即扫荡中南重镇武汉 大街小巷 处处可闻 咔嚓 声 热情高昂的学生军 人人手执一柄剪刀 过路者凡有发辫 统统剪子伺候 这主要是由于 A 外国传教会的组织B 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C 万国交通 一切趋于尚同 D 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 颁布了有关断发易服的法令 推动了剪辫运动的发展 答案 D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近现代中国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二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戊戌变法时期 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 宫袍裁做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 说道莲钩六寸长 这反映了 A 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 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C 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D 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解析 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 材料信息包含服饰的改变和不缠足运动的发展 而A B两项只是反映了其中一方面的信息 不能准确地从整体上反映材料的内在信息 故排除 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故排除 因此 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答案 D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导学号52440044据 镇海县志 风俗志 记载 镇海 自欧风东渐 婚礼亦改以简易 谓之文明结婚 多于商埠行之 乡村尚少 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A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B 社会风俗的西方化C 文明的交融与转型D 对 文明结婚 的抵制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反映了婚姻习俗发生变化 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A B 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 答案 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1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 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2 从过程看 由西方引进 有较浓的殖民地色彩 且中西 新旧并存 甚至中西合璧 相互渗透 3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 彻底 不缠足运动起步早 但进展缓慢 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 从动力看 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 从程度看 城市变化大 农村变化小 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 传统习俗坚如磐石 一 二 知识架构 史料一研读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交礼仪的重大变化 即晚清时的跪拜礼 图1 民国初期的鞠躬礼 图2 1922年的握手礼 图3 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 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史料二1862年6月26日 上海新报 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 酸果 洋醋 吕宋烟 白兰地 小面镜仔 东洋竹篮仔等 研读史料二列举了许多吃 用的洋货 并且用 新到 打广告宣传 表明当时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崇尚西洋事物-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专题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物质生活 社会 习俗 课件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754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