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让学生好好的“动”起来.docx
《小学数学论文-让学生好好的“动”起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让学生好好的“动”起来.docx(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让学生好好的“动”起来 摘要:在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就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得更精彩。根据活动课特点,谈谈我是如何通过“动”来使课堂更精彩的。 关键词:针对性 动感性 参与性 过程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就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得更精彩。根据活动课特点,谈谈我是如何通过“动”来使课堂更精彩的。 一、“动”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认知思维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制约其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应考虑到不同的“动”。 1、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活动课的“动”,侧重于通过直观形象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中应该从知识趣味性入手,把知识寓于有趣的活动、游戏之中,让每位同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愉快的活动。 2、中年级的“动”,从直观形象的“动”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活动过渡。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如果小学生思维只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上,会削弱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因此,在中年级活动课教学中,从直观形象的“动”转向重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活动。 3、高年级活动课的“动”,则侧重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活动,由于高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教师还要适当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但我认为只能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能依赖,高年级活动课教学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动”要有动感性。 目前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参考教材较多,但许多教材仍没有摆脱以传授静态知识结论为主的圈子,有的教材仍紧紧围绕课内教材编排,不敢跳出知识系统网络。根据开发活动课的目的以及课型特点,要敢于跳出知识系统网络,教学者更应选择一些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知识内容。 1、选择可操作的内容。 操作能使静的知识通过动来表现出来,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是选择教学内容应考虑的一方面。 低段可选择通过观察后,动手操作,让学生涂涂画画的教学内容,如: ①给下面水果中最重的涂上红色,最轻的涂上蓝色。 ②96年上半年我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听低段的一节活动课,其中有一道练习题是: 给下列食物中是长方体,又是软的圈起来,并给你喜欢吃的涂上颜色。 面包 鸡蛋 棒冰 奶糖 苹果 通过操作,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上面②给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涂上颜色,还能激发儿童情感参与。 高段可选择一些先通过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再结合实际操作来完成的内容。 如98年11月中旬,区实验小学蒋华德老师上的《巧妙的分割》一课,运用实物纸片等结合大量可以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中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知识乐趣。 2、选择可“迁移”知识内容 迁移就是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迁移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到这一点,在活动课教学中能重视到知识之间的转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中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在新的具体情境及各种实际环境中灵活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 3、选择有“思考”价值知识内容 数学活动课有相当大块内容应该是有关训练学生思维的知识内容,有了这块内容,一方面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培养和检查学生思维能力,如中高段练习题: 3人在一条600米路上扛一袋黄沙(每两人轮流扛着走),如果每人扛的路程一样长,问每人扛着走了多少米? 学生通过思考,有①60023(先求3人扛着走过的总路程);②60032(先求假设一人搬,每人搬的路程);③600-6003(先求每人没扛时走的路程)等几种解法训练。 选择这些练习,不断让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会有较快提高,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应有的培养。 4、选择“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内容 归根到底,学生学习数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实际中数学问题,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能力强弱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强弱有直接联系,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这些知识的选择,让学生在活动课活动中开拓思维活动的范围,提高思维创造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一个池溏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1米,他(不会游泳)不慎掉入这个池溏中,问他会不会淹死? 这个问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争论,争论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池溏平均水深”知识再现活动(也可以通过图示),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的含义,加深学生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平均”的应用。 三、“动”要有参与性。 数学活动课中教师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参与到这种情境之中,使学生被一种愉悦、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情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诱导学生自己酝酿认识的冲突,达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地参与求知。 1、组织教学活动,要善于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活动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喜好以及学习生活的环境等实际情景作适当选择,如了解古代、近代和现代数学家的贡献,可采用故事会;找规律、填数、猜数等可以采用游戏形式;了解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可采用实地测量、参观等多种形式。此外,还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小制作、开设“数学游园”和“数学警察局”等等活动。 2、引发多种感官主动参与。 在数学活动课中,尤其是涉及知识起始内容,我尽量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演算等途径中,充分运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1)视觉的参与 如图:活动课《空间与平面》一课作业题: 请你在屏幕上画出茶杯的影子 错误的 正确的 ① ② 第②种情况学生容易受第①种定势影响,画成错误影子了,教师通过实物实验示演,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才明白正确画法,体验空间与平面的一些关系。 (2)触觉的参与(包括手、脚、皮肤等) 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以日常生活中实例创设了以下情境。 教师用木条等制作了以下两个模型。问:同学们经常看到电线杆上三角形铁架,想过没有,为什么不用平行四边形的呢? 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拉一拉,比一比,这两个模型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做成平行四边形的模型会变成 等,而三角形的模型很稳定,明白电线杆三角形铁架作用,然后,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三角形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动”要有过程性 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大多是前人经过长期劳动探索得到的。如果教师只把这些表态的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造成学生变成知识的接收器,而成不了知识的发射器。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获取知识是一种动态思维过程,然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的起源、变化、与旧知识联系与区别,解决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了解知识发展延伸,获取新的知识。重视了思维过程,可以避开学生被动地“要我学会”,成为主动地或“想学会”、“我需要学会”。 有人根据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外部活动与内部思维活动表现,划分成四种情况:①内静外静;②内静外动;③内动外动;④内动外静。根据活动课特点,我认为活动中出现内静外静是最糟糕的一种,这时学生的外部表现和内部思维活动均处于静止状态。而内动外动则可以算是良好的一种,(尽管内动外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思维,也被多数教师认为是发展思维的最佳状态),因为活动课中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往往伴随着外部语言、动作等反映出来,也有利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来了解学生内部思维过程,所以我认为“内动外动”也是活动课中良好思维活动的反映。 总之,教师重视运用好数学活动课的“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课堂变得更实效而精彩。-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论文 学生 好好 起来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784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