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ICS 65.020 B 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XXXX—XXXX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 技术规程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 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市稻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忠良、刘海英、张卫建、王玉杰、张俊、黄山、石祖梁、陈国建、周琦、董文军、杨静、闫平、武洪涛、于艳敏、张书利、徐振华、吴立成、刘会、侯国强、赵杨、张俊宝。 Ⅰ DB23/T XXXX—XXXX 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秸秆粉碎、秋整地、泡田、无动力搅浆平地、秸秆全量还田后水分管理和施肥。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反转式旋耕秸秆全量还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秸秆粉碎还田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反转式旋耕 旋耕机刀具旋转方向与机具前进方向相反,将土壤及秸秆通过刀辊的上方向刀辊后方抛出,秸秆先于土壤落入沟底,被随后落下的土壤覆盖的一种耕作方式。 3.2 “浅-湿-干”灌溉 灌溉3 cm左右的浅水层,自然渗透,待土壤水分降到30%左右,田面落干出现小裂纹,再灌下一茬水,即“后水不见前水”的灌溉方式。 4 秸秆粉碎 4.1 机械直接秸秆粉碎 可采用自带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一次性完成水稻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撒作业。 4.2 机械割晒秸秆粉碎 对于采用机械割晒作业后的秸秆,宜采用符合GB/T 24675.6 要求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一次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在田间,要求秸秆粉碎长度≤10 cm,留茬高度≤10 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 5 秋季整地 5.1 作业时期 水稻收获后,土壤封冻前,土壤含水量在25%~30%时进行。 5.2 机械埋草 采用反转式旋耕机进行秸秆深混还田作业,作业深度15 cm以上,秸秆均匀埋入10 cm以下土壤耕层内,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 的规定。 5.3 平地 旋耕之后及时平整田面,可以采用刮板超平田面,或采用激光平地机、卫星导航平地机整平田面。 6 泡田 春季插秧前15 d左右开始泡田,泡田水达到“花达水”状态,泡田时间3d~5 d即可。 7 无动力搅浆平地 土壤泡透,保持田间呈现花达水状态,采用牵引式压茬平地机,通过机具自身质量,利用耙片将已还田的秸秆进一步压入土壤,同时耙片旋转实现土壤细碎,利用后面的压板将田面抹平的一种水田搅浆平地,使秸秆均匀混于泥浆中,搅浆后田间无秸秆及稻茬漂浮,田块四周平整一致,达到寸水不露泥状态,沉浆5 d左右开始插秧。 8 秸秆全量还田后的水分管理 秸秆全量还田后水稻生育期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的方法。分蘖期避免长时间淹灌,6月下旬分蘖末期酌情可重晒至田面有裂纹,进入7月结实期“浅-湿-干”灌溉直到黄熟初期,田间水分全部排干。 9 施肥 施肥方法依据当地常规稻田,多年秸秆全量还田后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反转 式旋耕 秸秆 还田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788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