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综合练习题卷.doc
《小学科学综合练习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综合练习题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综合练习题卷》 使用说明及参考答案 ⑴ 本练习题是供给老师们作学期末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的参考资料,建议开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闭卷,随堂完成,学生完成时间40分钟。如有特殊情况,由任课老师掌握学生完成时间。 ⑵ 本练习题共设100分,各等级评分标准如下: A级90分以上;B级89分—75分;C级74分—60分;D级59分以下 (3)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水平测试(开卷)、开放式考查、平时成绩。三种形式的权重为:纸笔测试占50%;开放式考查占4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小学科学期末总评成绩。在评价手册中,动手操作类可以采用优、良、中、差。总评写合格和不合格。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开放式考查、期末水平测试情况,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鼓励形式可以以书面表扬、奖状表扬等)。 [具体评价建议见(附件1)《2007学年天河区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 学生科学素养评价试行方案》] 附件1: 2007学年天河区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 学生科学素养评价试行方案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促进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乐趣,逐步提高其科学素养,最终实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为此,天河区小学科学科拟定于2007学年在3-6年级试行新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方案,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中学科学教育评价衔接。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学素养评价的组成及权重 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水平测试(开卷)、开放式考查、平时成绩。三种形式的权重为:纸笔测试占50%;开放式考查占4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小学科学期末总评成绩。 二、具体说明 (一)期末纸笔水平测试 1.命题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年7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现行科学课本(三、四年级为教科版,五、六年级为河北版)进行命题。 2.评价要求 (1)着重考查课标中教学要求。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 (2)适当体现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命题尽量从新的角度去设问,减少机械记忆,降低试题的难度。 (3)适当体现开放式考查的内容。 3.试卷结构 (1)考查内容:各年级课本内容 (2)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四选一)约60% 简答题(含填充、探究题等)约40% 全卷满分100分。 4.考试时间:以中小教科通知为准 (二)开放式考查 开放式考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年7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现行科学课本为主要依据,并能较好地体现其中的要求。本开放式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每学期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各项科学活动。 开放式考查力求体现评价的灵活性、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供选择性、考查学生的多元智力、加强教师教学的弹性等,并力求与广州市的“科学小星星”实践探索活动接轨。 1.本学期主题:植物观察、种植与实验活动 (1)学校可利用区发放的材料或其他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无土栽培种植、观察活动,通过种植、观察认识无土栽培的特点以及植物生长的周期,植物六大器官的特点等,写好观察日记或观察报告。 (2)建议进行种植的对比实验,如水培植物与土培植物的对比、不同植物根系的对比、营养液与自来水的对比、营养液与洗米水种植植物的对比等,认识各种植方式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影响,写出实验报告。 (3)观察冬天植物的生长。冬天植物的叶子逐渐掉光了,光秃秃的枝干,它还会生长吗?还会有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自己上网查找一下关于“植物怎样过冬”等方面的资料放到鸢尾花(iiris.cn)上分享,并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下植物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状况和细微变化,相信你会有非常惊奇的发现的,并根据你的发现写成一片小论文。 2.作品类型 作品分为两大类。 类型Ⅰ为纸笔类:包括观察日记、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类型Ⅱ为制作类:包括标本、电脑课件、手抄报等。(把种植的过程用课件或手抄报展示。种植的植物可以制作标本) 3.分组方式 每位学生只需从上述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每小组成员5人或以下。 4.活动方法 1、建议在校级以为单位把作品进行展示,在此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区的展示,每校每个年级送区参展成果不超过2项。各学校把送展成果并上传天河部落供大家参考和评选。 2、在天河部落展示后,选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参加区现场的展示活动(类似“科学小星星”展示活动,该部分成果将角逐一、二等奖)。展示的方式是把上述内容以电脑喷画的形式,制作成展版,参加展示(展板的大小为80120厘米)。 3、所有送展作品均应注明作品名称、学校、作者(学生)、指导老师等。 作品名称 学校 班级 作者 指导老师 5.开放式考查的参考评分标准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考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评价表 考察内容 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评价项目 权重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 互评 教师 评价 科学性 5分 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切合实际、计划周详、方法恰当、结论符合逻辑、无科学性错误 实践性 5分 数据真实、有原始记录、可操作性强 创新性 3分 (实验)方法有创新、材料选择优化、环保、经济 规范性性 2分 基本满足探究性活动的一般步骤,结构清晰、合理 独立工作或合作能力 2分 交流和表达 2分 其他 1分 总评 6、奖励办法 本次开放式考查展示活动分年级进行,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奖项具体名额将视参赛人数决定)。在分年段评比的基础上,全区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将获得一份奖品,辅导学生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给予奖励。 7、活动时间及办法 1、各校于12月31日(星期一)(最迟到1月15日前)把作品的文字资料图片或作品照片及说明上传天河部落(天河部落自己的博克建立一个栏目:植物种植与实验活动成果展示区),并一式一份交给郑老师,请统一使用A4纸打印。作品的电子文稿、参赛表格等资料则发往电子邮箱(thzhxp@163.com或thzhxp@126.com,制作类作品上交实物。由区教研室小学科学科组织人员进行初评。 2、参加现场展示的时间另行通知。 (三)平时成绩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测验、上课纪律、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合作与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期末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放式考查结果可以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等级。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2007年9月30日 天河区小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表中,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A A A A D C (二)用连线的方法将感官能认识的事连起来。(每个2分,共10分) 手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鼻 声音的大小、 高低、 强弱 眼 气味 耳朵 味道 舌 冷热、轻重、粗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三、简答题(40分) ⒈ 观察下列树叶,回答问题。(“(1)”每空1分;“(2)”4分,本题共 6 分) (1)叶柄 叶片 (2)完整的叶有① ② ③ ④ ⒉写出5个观察和调查小动物的方法:(每种方法1 分,本题共5分) 用眼睛观察、用手摸、用放大镜观察、用尺子测量动物的大小、测量动物运动的速度、比较观察等(答案合理即可) ⒊ 观察水的本領(“(1)”每空2分;“(2)”每空3分,本题共 19 分) (1)要将上列的液体辨别出来,要用我們的哪些感觉器官 用感觉器官 眼睛看 辨认出 ① (写序号) ; 用感觉器官 鼻子闻 辨认出 ② (写序号); 用感觉器官 手摸 辨认出 ⑤ (写序号); 用感觉器官 嘴巴尝 辨认出 ③ (写序号); (2)通过观察知道水是一种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⒋ 说说你知道的三种纸名称,再分别说说它们的用途。 (每写出二种纸的名称和用途给6分,写出三种纸的名称和用途的给10分。本题 共10分) 宣纸:写毛笔字 牛皮纸:做纸袋等 餐巾纸:擦脸、手等 天河区小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表中)(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C B D B /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B B (注:含镍的不锈钢可被磁铁吸引。不含镍的不锈钢(通常含有铬)一般不被磁铁吸引,磁铁除了吸引铁外,还吸引镍、钴这两种金属。选择题9没有,不用管,总分还是按45分算)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三、简答题(40分) 1. ⒈ 根据表中记录的气温,作气温变化的折线图。 ⒉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海水是怎样每个正确的温度坐标点评1分,(共 8 分) 变成盐的”。(本题共 10分) 学生完全抄课本第25页内容的,评 7分;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的,评 10 分; ⒊ 对动物和植物进行比较,完成下表。(本题共 10分) 能正确填写动物、植物共同点的,每格 3 分。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征为4分 动物的共同点 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 植物的共同点 都会运动 都需要食物、空气和水 都能繁殖后代 都能生长发育 都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都有相应的身体构造 都有生活的基本需要 都会经历生长和死亡 都能繁殖后代 都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都有相应的身体构造 都需要食物、空气和水 都能繁殖后代 都能生长发育 都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够自己制造养料 都有相应的身体构造 4.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用箭头标示水在植物中的走向。请写出水经过的植物器官的名称。(7分) (从上到下)(茎)(叶)(茎)(根) 箭头途径:根→茎→叶 (2)每个问题1分,共3分 天河区小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河北版)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序号填写在表中)(每题4分,共48分,试卷中为36分,请改为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C C C A D A B C D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连线(试卷中14分改为 12分)(共12分) 1.根据动物遇到敌害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连线。(保护色 6分,拟 态 6分) 枯叶蝶 菜青虫 尺 蠖 保护色 青 蛙 竹节虫 拟 态 梅花鹿 蝗 虫 二、简答题(共40分) 1.根据岩石的用途,写出岩石的名称。(每小题2分,共8分) (1)( 砂岩 )(2)( 石灰岩 )(3)( 页岩 )(4( 大理岩 ) 2.根据动物的牙齿或爪的特点推断其食性,把序号填写在表格中。(10分) 类别 动物(写序号) 草食性动物 ④⑥⑦⑨ 肉食性动物 ①⑧⑩ 杂食性动物 ②③⑤ 3.(每格1分,共4分) 地壳板块抬高 火山喷发 板块相对运动 变形 , 抬升 4. 温度高的 , 温度低, 温度高 , 温度低 。 5. (共5分)植物的根系有固定土壤的作用,如果在草原上无限制放牧,破坏植被,将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土地沙化后容易形成沙尘暴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人类过度放牧会使人类遭受到沙尘暴的危害、生活环境破坏 等。(回答合理就可以) 6. (共10分)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 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 熄灭炉子 ,拔掉电源,迅速跑到 室外的空地上,并远离 高压线。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 厨房、 卫生间 等狭窄的地方或者坚固的 桌子、 床 等家具底下,并尽可能找到一些物品 保护头部(回答合理就可以) 天河区小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河北版)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填写下表中)(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A D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A B A C D C A 二.简答题(40分) 1.请看图,回答问题。(8分) (1) (3分) 草 → 兔→ 狐狸 草→食草昆虫→ 青蛙→ 蛇→ 猫头鹰 (2) (5分)草自己制造有机物,兔子吃了草,从食物草获得物质和能量,狐狸又以兔子为食物,从而获得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就是这样顺着食物链不断在传递和转化的。(合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5分) 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 (2)(4分)不随手关灯,等(答案略,合理就可以了) ,(3)根据资料3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6分) 3. (每种动物0.5分,共6分;“爬行类” “哺乳类“每个2.5分 , 共11分)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昆虫类 蝉、螳螂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 青蛙 蟾蜍 鱼类 金枪鱼 鲫鱼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壁虎 鳖 蛇 鸭子 企鹅 麻雀 猫 长颈鹿 老虎 4. (本题共 6 分)评分方法:对每个图做出正确判断的评 0.5 分,说出理由评 1 分。 ①错误,用手拿食物吃,不卫生;食物周围有苍蝇,容易污染食物,传播疾病。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②对的,经常洗澡,勤换衣服,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繁殖和传播,对健康有利。 ③ 对的,定期注射疫苗,能够有效防止传染病等 ④错误,睡觉前吃糖,容易造成龋齿,有害健康。平时要养成按时刷牙的习惯。 (答案合理即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综合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31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