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3D绘图入门的体会.doc
《AutoCAD3D绘图入门的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utoCAD3D绘图入门的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AutoCAD 3D绘图设计入门的体会 彭东明 2000.8.8 AutoCAD 3D绘图设计入门的体会 我们都知道“测绘”一词的含义:即把一些已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原样将它们的二维图纸(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及明细表)绘制出来的过程就是“测绘”。 我们在手工制图时,有时也画少量的轴测图(等轴测图或斜轴测图),用来进一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图纸是工业界的通用语言。目前在生产线上流通的图纸,绝大部分还是以二维平面设计图纸为主。一张零件图表示一种零件。零件在没有加工出来之前,零件的立体形象只能完整地保存在设计者的头脑中。 自从使用了AutoCAD R14/R2000版本的绘图软件,三维绘图----实体模型(Solid Model)设计才得以真正实现。下面是作者本人使用AutoCAD 3D绘图设计以来的一些体会。 一. 模板图的准备 1. 模板图 什麽是模板图?已经设定好以下条件的文件(*.dwg或*.dwt),都可以用作“模板图”: (1) 单位制(Units) (2) 绘图区域(Drawing Limits) (3) 层、颜色和线型(Layer、Color、Linetype) (4) 尺寸标注形式(Dimension Style);绘图比例1:1 注:若有不同绘图比例输出的图纸,需要重新按相应绘图比例设定以下内容: l 尺寸标注中的文字高度 R2000:下拉式菜单点击Format Dimension Style Modify Fit 选择Use overall scale of: 如图比例为1:1,则选择1; 图比例为1:2,则选择2; 图比例为2:1,则选择0.5;以此类推。 l 线型比例 R2000:下拉式菜单点击Modify Properties Alphabetic(Categorized) Linetype scale 改变其数字以适应图的比例。 2. 标准图幅(或图框) 基本标准图幅(图框)有:A0、A1、A2、A3、A4。 制图者还可以根据实际作图情况,按国家技术制图标准在基本标准图幅上进行适当拉伸,按标准改变图幅的大小以满足绘图的需要。 3. 形位公差 4. 极限与配合 5. 零部件和标准件明细表 二. 模板图的使用方法 1. 调用“模板图” 作图者自己认为尺寸标注、层、颜色和线型等设定完整的任何一张图(*.dwg)都可以作为模板图保存起来,并且给它们编上号码:如模板图1;模板图2;模板图3;…以备将来画不同用途或不同比例的零件图时调用. 2. 避免无意中破坏模板图的方法 (1) 将自定的模板图存为以DWT为扩展名的绘图文件(*.dwt); (2) 调用的模板图请及时“另存为”输有新零件图号(即新文件名)的图纸后再开始绘图。 三. 正确利用模板图绘制2D和3D零件图 1. 在模型空间熟练掌握基本的二维绘图命令是画好三维零件图的基础。 2. 绘制3D零件图必须弄请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l 模型空间-------我们平时绘制2D零件图的空间,它的坐标显示符号为相互垂直的空心双箭头交叉组成。 l 图纸空间-------当我们打开图纸空间时,它的坐标显示符号是一个不等边的空心三角形。 l 弄请变量“1”和“0”的区别: R2000: 平铺模型空间 Tilemode=1 图幅右下角快捷键 Model(T=1) 图纸空间 (Paper Space) Tilemode=0 图幅右下角快捷键 Layout(T=0) 浮动模型空间 (Model Space) Tilemode=0 屏幕下面右快捷键 Model(T=0) 我们只能在平铺模型空间(T=1)中绘制3D零件图;在图纸空间(PS,T=0)中可以将已画好的3D图形通过命令转变成多幅平面视图(不同视角的投影图或立体图)。多幅平面视图的图形编辑必须而且也只能在浮动模型空间(MS,T=0)中逐图进行编辑。 (2) 注意正确使用WCS坐标原点(0,0,0),并尽量使该点处在零件的装配的特征点上。 (3) 学会灵活多变地使用UCS(用户坐标系),会使你大大加快3D绘图的速度和处理好局部图形的绘制。 (4) 使用将坐标显示符号显示在原点的命令,能帮助你迅速地知道现在的坐标系原点位置。 3. 绘制3D零件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T=1中,根据所画零件的尺寸大小设定好绘图区域(X,Y),使ZOOM命令设定1时,该画面能够适中。请牢记下(X,Y)。 (2) 选择Paper图框层(该层应该单独设定,因为在最后绘图打印输出前要将它关闭)。 (3) T=0(PS)中,每张图幅的大小必须与(X,Y)相同。若不同则会影响每幅图中的零件尺寸与模型空间(T=1)中的3D实体不同。 (4) T=0(MS)中,编辑好每张视图后,不要忘记逐图设定ZOOM=1。 四. 3D绘图的简要步骤 1. 在T=1中初步画出一个最简单的3D实体:即画出被设计零件的长、宽、高或零件的直径和高度。 2. 在T=0(PS)中首先作出4个视窗,即: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三维视图。此做法的好处是:待下面继续绘制3D图时可随时利用以上各视窗检查其作图的正确性和精确程度。 3. 在T=0(MS)中将上述4视窗逐图按设计要求编辑好。而且不要忘记逐图设定ZOOM=1。要会熟练应用命令DDVPOINT: l 在对话框Viewpoint Presets中设定主视图 From X Axis :270 XY Plane: 0 俯视图 From X Axis :270 XY Plane:90 左侧视图 From X Axis :180 XY Plane:0 右视图 From X Axis : 0 XY Plane:0 后视图 From X Axis : 90 XY Plane:0 l 同时更应灵活应用该对话框中的快捷键:Set to Plan View +Relative to UCS 仰视图就只有用此方法实现,其中还包括倾斜平面的向视图等。 4. 在PS中可以将各视图的图框按需要拉伸或压缩,如同剪切每张相片一样。但是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l 被拉伸或压缩的视图已不能(或不必要)在MS中再进行二次编辑; l 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在移动位置时,请按动F8开关:让它们分别准确地沿坐标方向移动,以免相互错位,影响它们的正确投影关系。 五. 3D绘图中常用的命令 1. 将画面上的十字光标设定成5mm(即10x10的十字线)。 R2000:下拉式菜单点击Tools Options Display Crosshair size 5 2. 命令Blipmode:选择Off。省去繁琐的重画(Redraw)功能。 3. 命令Dispsilh:选择 1(显示轮廓线)。该命令的作用是: l 画圆柱体(孔)时显示其线条图的轮廓边缘; l 消隐(Hide)后圆柱体(孔)表面无线斑网纹。 4. 打印输出时图形消隐(Hideplot)的命令: R14/2000:使用MVIEW Hideplot ON/OFF:选择ON Select object: 选择各视图边框(或需要消隐的视图边框)后按Enter键。 R2000:选中需要消隐的视图边框后按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命令框中Hide plot 选 Yes 使用打印预览(Print Preview)命令检验各视图是否已消隐。 5. 当3D实体进行消隐(Hide)或渲染(Reder)后请使用Regen重画命令恢复线条图。 6. 正确使用3D实体的编辑命令:3D旋转;3D镜像;3D阵列。(不同于2D中操作) R2000:下拉式菜单点Modify 3D Operation 3D Array (阵列) Mirror 3D (镜像) Rotate 3D (旋转) 7. 命令Distance(测量距离): 画图中要反复检查绘图的准确程度和位置的正确性,此命令将反复大量使用。不仅在Model(T=1)中使用,还要随时切换到PS(T=0)图纸空间去测量三向视图中的相应尺寸,反复校验3D实体绘制的正确性。 8. 布尔运算中的命令:Union(求和);Subtract(求差);Intersect(交集)。 R2000:下拉式菜单点Modify Solids Editing Union (求和) Subtract (求差) Intersect (交集) 布尔运算中的求和(Union)、求差(Subtract)命令在3D绘图中应用非常频繁。求和如同工艺中的焊接、铸造和粘接。求差如同机加工艺中的车、铣、刨、钻。 布尔运算各命令: R14 在Toolbar的ModifyⅡ修改工具条中有快捷键图标 R2000 在Toolbar的Solids Editing实体编辑工具条中有快捷键图标 9. 命令(多义线的编辑) 学会灵活应用多义线的编辑(Polyline Edit)。此条命令在2D绘图中已十分广泛,是画好3D实体不可缺少的关键命令之一;也是使2D平面图形能迅速转变成3D实体的关键命令。(该命令在Toolbar的ModifyⅡ修改工具条中有快捷键图标)。 10.正确使用命令Section(剖切平面),并结合Hatch(剖面线)、Make Block(制作块)等命令,是使3D实体能迅速生成2D剖面图的捷径。尤其是画2D剖面装配图,其剖切面十分实用和快捷。 注意事项:生成剖切平面、并以该平面的特征点(3 Point UCS)建立UCS(该用户坐标系与剖切面平行)、画好剖面线,再制成块保存备用。 六. 图纸空间(PS)中各视图的尺寸标注 1. 基本尺寸标注类型 (DIM) (1) 线性标注 Linear (HOR/VER) (2) 直径标注 Diameter (DIA) (3) 半径标注 Radial (RAD) (4) 角度标注 Angular (ANG) (5) 引线标注 Leader (LEA) (6) 坐标标注 Ordinate (ORD) 2. 视图的捕捉方式(针对3D实体生成的视图) (1) 端点 (Endpoint) (2) 中分点 (Midpoint) (3) 中心 (Center) (4) 四象限 (Quadrant) (5) 最近点 (Nearest) 3. 视图在进行尺寸标注前应做如下的补充准备 (1) 画出零件上的各孔位的中心线-----点划线(请注意及时调整线型比例); (2) 凡需要直径标注的孔需补画整圆线-----细实线; (3) 凡需要螺纹标注的孔需补画相应的细实线; (4) 凡需要半径标注的弧或圆角需补画相应的细实线; (5) 凡需要角度标注的实体轮廓需补画相应的细实线。 4. 灵活使用Qdim快速尺寸标注方式。 七. 几个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建立多幅图纸空间Layout1、Layout2、…,有益于表达不同视图的大型总装配图要求。(只有R2000中才能实现这一功能。) 2. 如何向WORD文档中插入DWG图形?方法有二: (1)可以由WORD中有关“插入” 图片 来自文件,直接插入DWG文件。但这只是一些简单的2D图形。 (2)由于3D图形需要消隐(或渲染)输出,则应先从文件下拉式菜单选择输出,将3D图形文件输出成WMF格式,再由WORD中将保存的WMF文件插入。 3. 图形打印时,怎样控制线条的颜色?R2000中,我们很容易将各种颜色画成的图形在打印输出时变成单一颜色(黑白两色),方法如下: (1) 从标准工具条上单击打印图标。 (2) 在打印设备附签下,将打印样式设为monochrome.stb。 参考文献 1. 中文版AutoCAD R14绘图软件使用手册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10月 2. AutoCAD 使用速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3. AutoCAD R14 三维绘图基础教程 青岛出版社 1999年1月 4. AutoCAD R2000命令参考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年9月 5. AutoCAD R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6. AutoCAD 应用答疑解惑(通用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4月 2000年8月8日星期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utoCAD3D 绘图 入门 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33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