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教案.doc
《一年级上学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学期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教学内容】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 的图片二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2的前面是及?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4、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5、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6、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3大于2,2小于3) 7、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8、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三、 练一练 1、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课后反思】 回忆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比较积极,在课堂中我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知识的情境化、生活化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教学内容】 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格尺等也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 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四、全课总结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 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 【课后反思】 本课的特色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溶于有趣的活动之中。 【教学内容】 6和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准备】 电脑、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 )2( )4()。 [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 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一共7人。 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d.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b.小组合作,用小棒或学具摆出6和7,并上展示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6、7的基数意义) 3.教学数序。 a.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6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b.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的数的顺序。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明确6与7的大小关系。] 4.比较大小。 a.利用学具,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板书:5<6 6>5 b.利用学具,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个圆片比7个圆片少,7个圆片比6个圆片多。板书:6<7 7>6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a.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b.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4瓶。 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6、7的序数意义。] 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 5后面的数是几? 6后面的数是几? 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七第2、3题。 a.完成第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小结。 b.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7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课后反思】 这一练习紧跟课本教学内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巩固对6、7意义的理解。 【教学内容】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6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 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我们已经学到了许多本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以及6.7的组成,现在老师想检验一下谁学得牢 记得快。 口算: 2+3=5 1+2=3 3+1=4 2+2=4 4+1=5 1+4=5 2+3=5 3+2=5 新课教学 1、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减和5已内数的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有关6.7的加减法。 2、加法算式 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从左往右看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引导学生列出5+1=6的加法算式。为什么5+1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引导学生列出1+5=6的加法算式。为什么1+5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综上所述:5+1=6 1+5=6 (幻灯片6) 同时板书: 5+1=6 1+5=6 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呢?(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写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全班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俩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得数是6。 不同:一个5+1 一个1+5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相加的数相同,得数相同,只是5和1调换了位置。 小结:从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一图可以列出两个算式,在加法中相加的两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学习减法 (幻灯片7)看幻灯片写出7—1=6,便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幻灯片8)看幻灯片写出7—6=1,便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幻灯片9)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板书: 7—1=6 7—6=1 为什么一幅图能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顺序不同)全班齐读算式。 小结:从停车场的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就得右边,从总数里去掉右边就得左边。 练习 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讲解,展示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你想一想:你能填出下面的数字呢? 3+( )=( ) 6—() =( ) 问:这个题怎么即能列加又能列减呢? 动手操作 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并把摆出的用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写好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点评(加、减均可出现)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相同,只是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同时还学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都是用总数减去其中的一部分,等于一另一部分。 作业 完成教科书48-49第4、5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内容】 9加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心里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10以内的数可以分成1和几。 2、口算:10加几的口算练习。 3、出示学校开运动会情境图。 师:你们算的可真准确 下面比一比谁观察的最仔细。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了3个小朋友在踢毽子。 生2:我发现了6个小朋友在跑步。 生3:我发现了7个小朋友在跳远。 生4:我发现了9个小朋友在跳绳。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个小朋友围着一箱饮料。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饮料着幅图,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盒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 师:你怎么知道的?(我数出来的)我们一起数一数。 二、探究体验 1、探究9+4的多种计算方法。 师:根据刚才观察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9+4=13。 (1)组织学生独立试算在组内交流算法。 师:这位同学不仅列出了算式而且计算出了结果。都谁也算出了结果。那9+4是不是真正等于13呢?请你们在认真的算一算,想好之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生2:我是接着数的。(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生3: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三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4盒饮料,从4根里面拿出一根与9合在一起就是10根。10加剩下的3根就是13根,所以9+4=13。你也就是把算式中的4分成了几和几? 师:都谁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那你能不能看着算式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我是这样算的。4分成1和3 9+1=10 10+3=13 师:你说的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3)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无论是摆小棒还是看算式计算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把4拿出1个和9和在一起凑成10,再加上3就等于13。大家真聪明,想出怎么多好办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生:我喜欢“凑十法”。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种? 生:计算的很快 师:依次数是很麻烦。如果把它凑成10再算就比较容易了 2、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1)根据画面提数学问题并相机解答。 师: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图中一共有13盒饮料,那请你们继续仔细观察这幅图能不能再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生1:跳绳的和踢踺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会列式计算? 9+3=12 生2:跳远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解决 生3:跑步的和踢踺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9+6=15 你是怎样算的? 生4: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9+7=16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这些算式前面都是9 。 生2:都是9加几 。 生3:都得十几。 师:都是9加几的算式(板书) (3)学生自由出题巩固算法。 你们知道了怎样计算9加几的算式。谁能当小老师出几道像这样的题呢?(板书) 三 游戏实践,提高学生积极性 刚才几位小老师和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下面比一比谁做题最细心。 1、完成例题的书空填写。 2、完成“做一做”。 师:同学们,福娃听说今天咱们学习“9加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喜欢吗?(喜欢)如果你们能正确计算出福娃下面的算式它就会和你一起回家的。 3、游戏。 四、汇报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学期 教案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47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