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doc
《高一地理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二、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回忆第一章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论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系——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这是从大尺度上了解地球,属于天文地理知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讲从地球的各个要素去了解我们的地球。第二章的气候……;第三章的水……;第四章的地形地貌……(举例:气候——重庆vs北京,地貌——重庆vs武汉) 对于一个外地人问起“重庆的气候如何,你们怎么给他介绍? 气候=气温+降水(思考天气预报员是如何报预报的),对于气候的学习,我们先从气温下手,首先看看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新课学习 (引入)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太阳) 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图——大气的增温过程 ☞读图分析主要的几个辐射过程 (过度)那么大气受热后悔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 (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1部分,5-8分钟时间(老师点评讲解) ▶读图完成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吸收 D:大气逆辐射 总结: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大气的作用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能量来源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地面辐射)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太阳辐射) (合作探究)完成合作探究1部分,形式: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讲解 现实生活中,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14点钟左右,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解释其主要原因? 读课本P29图2.2,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与地球有何差异?为什么? 从大气的保温效应角度分析,为何重庆昼夜温差较同纬度地区小? (过度)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温度是一样的么?(不一样,南坪中学操场的草地vs塑胶跑道vs南湖路柏油路),温度的差异会到时大气如何运动? (板书)二、热力环流 (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2的概述部分,1-2分钟时间(老师点评讲解) ▶概述 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过度)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呢? (课件演示,引导并讲解热力环流原理) (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2的读图部分,3-4分钟时间(老师点评补充) ▶读图,完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①图a 随海拔的升高,气温 ,气压 同一等压线(面)上气压如何? ②图b和c 近地面: A处受热,空气膨胀 ,密度 ,形成 压 C处受冷,空气冷却 ,密度 ,形成 压 高空: M处,空气聚集,密度 ,形成 压 N处,空气下沉,密度 ,形成 压 ③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 运动→大气的 运动(水平or垂直) 空气水平运动方向: 压流向 压 (过度)热力环流原理在玩吗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说下面这幅图反应的现象(海陆风) (引导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完成海陆风的形成过程)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完成下图(标出受热/受冷、低压/高压、大气运动方向) ▷ 地表受热与冷却速度: 陆地>植被>水域 (过度)除去海陆风外,城市风和山谷风也同样与热力环流相关 (合作探究)完成合作探究2部分,形式: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讲解 ▶合作探究2 上图中,A、C、M和N四处气温和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下列2幅图中城市风和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 的境况是:( B ) A.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课后作业 复习本课时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演练”,并预习“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称为什么?(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有两种空气流动,一种是垂直方向上,一种是水平方向上,水平方向上的我们称之为风。 ▲新课学习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引入)在物理学上,空气发生流动必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大气是受到何种力的作用呢? (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概述”部分,2-3分钟时间(老师点评讲解) ▶概述 ①风的形成过程(课本图2.5)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 运动→出现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产生 力→大气的 运动(由 压流向 压) ②风形成的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 (过度)我们上火中所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还是垂直运动?(水平)回忆,在学习热力环流的我们讲到了哪两个水平运动(高空和近地面),那么现在在我们逐个分析下,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课件演示,讲解高空和近地面风的形成极其特征) (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的第二部分,2-3分钟时间(老师点评补充) ▶风的两种基本类型 ①高空中的风(课本图2.6) 所受的力: 和 最终风向:与等压线 ②近地面的风(课本图2.7) 所受的力: 、 和 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约30角 读右上图,分析各种力的特征 A: 力,始终与 垂直,由 压指向 压 B: 力,始终与 垂直,改变风向 C: 力,始终与 垂直,降低风速 (过度)这两种风谁与我们的生活练习密切些?(近地面的风),那么近地面风的方向与风力大小我们怎么确定呢? (合作探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形式: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讲解 (板书)近地面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定 ①风向的确定(分3步) 作该点附近等压线的垂线 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高压→低压 方向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在下图中标出A、B、C、D四点的方向,并说出各点吹什么方向的风 ②风力的确定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差越大,则 力越大,风力越大 ☞图中甲地和乙地谁风力大?为什么? A、B、C、D四点风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课后作业 复习本课时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演练”,并预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教学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必修 2.1 冷热 不均 引起 大气 运动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50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