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年9月29日夜间,第17号台风“纳沙”在海南沿海登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海南的最强台风。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据此完成1~3题。 1.台风中心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3.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统计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解析:GPS具有定位的功能;GIS具有分析、模拟、预测功能;RS具有实时获取信息的功能。 答案:1.B 2.C 3.A (2011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5.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解析:第4题,测定监测点分布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排除A项;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并不能预测交通流量,排除B项;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遥感技术可获取道路网信息,借助于全球定位系统,可测定监测点分布,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查询、分析、预测等功能,故C项正确;该图没有借助于数字地球技术,故D项错误。第5题,乙地区环线外围有四通八达的放射状快速干道,内部有大量的普通道路,这表明乙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所在地,该地区地租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排除A、B项;由中心商务区乙地东部事故次数最多可知,东部人员流动很大,故商业网点密度应大于西部。 答案:4.C 5.D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因此它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据此回答6~8题。 6.无论是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地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7.具有全能性、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特点的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8.利用GPS可以( ) A.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B.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 C.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 D.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 解析:第6题,GPS信号接收机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用户系统,它是用来确定自己所在位置的。第7题,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地面上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而数字地球是以数字形式处理一切与空间位置相关信息为特征的,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第8题,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主要用遥感技术;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主要用全球定位系统;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主要是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6.C 7.C 8.B (2012潍坊高二检测)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 B.乙是GIS C.丙是RS D.甲 是GPS 10.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②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③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④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9题,①③是甲提供的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因此甲为GIS;②⑥是乙提供的影像数据,因此乙为RS;④⑤为GPS提供的定位信息。第10题,在应用上RS主要是发挥监测地区的功能,对监测地区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对地物进行动态分析;GPS主要是提供定位和导航。 答案:9.A 10.B 新浪网2011年6月24日消息 昨日下午,京城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3S”技术在应对暴雨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次降雨灾害,国家气象局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主要是通过什么技术获得的( ) A.RS B.GIS C.GPS D.PTS 12.在暴雨中前行的司机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需要借助的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的遥感图片经加工而成的。在大雨中前行的司机可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与导航。 答案:11.A 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GIS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两者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12分) 解析:GIS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为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线路以及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遥感技术重在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重在对信息的分析处理。 答案:(1)预报预警 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在灾害前兆与灾情监测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而地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其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方面有优势。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进行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工作。 14.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材料2: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4分) (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 )(2分) ①桷树 ②桦树 ③松树 ④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10分) (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依据材料1,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达90%。材料2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反映了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1)光谱 植被类型 (2)D (3)①探测范围大;②实时传输;③快速处理;④迅速获取信息;⑤实施动态监测等。 (4)垂直分异 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地理 湘教版 必修 第三 小结 测评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75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