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空间礼仪.doc
《人际交往的空间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的空间礼仪.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礼仪/职场礼仪 人际交往的空间礼仪 空间礼仪产生于人类对领域的占有欲和安全感。在非语言符号系统中,交往空间是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它是指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交往时,会无形中感到彼此间应该有-种距离才能心定神安。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现实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几个现象。某大厅里的一个长沙发上正有一个人坐着,当另一个人也去坐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他通常是坐在离这个人尽可能远的一端,尽管这个沙发能容得下三四个人。在某个宽敞而又空闲的阅览室里,一个人正独自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此时有另外一个人坐于他的身旁,而且越靠越近,会立即引起这个人的“觉醒”或“心神不定”,或显得反感,向另一旁挪动。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默的研究结论便是很好的答案:人都具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土”,一旦这个“气泡”被人侵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这个答案可以使我们明白,人体周围都有一个属于他个人的空间,犹如他个人身体的延伸,人际的交往只有在这个空间允许的限度内才会显得自然。否则一旦冲破这个界限,就会使交往双方或某一方做出本能的反映,或手脚不自然的动作增多,眨眼的次数增加;或挺直身体,展开双肘呈保护姿势;或干脆退而避之,给进一步的交往带来困难。 美国人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称距离,每种距离分别与双方的关系相称。 第一,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通常所说的“亲密无间”。其近段在15cm以内,彼此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如拥抱、接吻等。其远段在15cm~44cm之间,表现为挽臂执手,促膝谈心等。这一距离有非常特定的场境和对象,一般属于私下情境,说悄悄话,或在贴心朋友、夫妻和情人之间。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或一般的异性之间是绝对禁止的,否则不仅不雅观,还会因为不行“礼”而引起另一方的反感甚至冲突。 第二,个人距离。这在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表现为较少的直接身体接触。一般近段在46cm~76cm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远段在76cm~122cm之间,已有一臂之隔,恰恰可能的身体接触之外。这一距离通常为人们在交往场合所接受,它有较大的开放性,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第三,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性的较正式关系。近段在1畅2m~2畅1m之间,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的交往。远段在2畅1m~3畅7m之间,往往表现为更加正式交往的关系。一些有较高身份和地位的人往往通过一个特大办公桌的相隔与下属交谈。这一距离大都是考虑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教授与学生间的论文答辩等,以增加一种庄重的气氛。 第四,公众距离。在这个空间中,人际间的直接沟通大大减少了。其近段在3畅7m~7畅6m间,远段则在7畅6m以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这个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在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际交往 空间 礼仪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8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