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5(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5(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5(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课标考点 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讲解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 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 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 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那个很难伸展到哪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优、人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三、知识体系 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发 交通条件对 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 聚落空间形 落的主要 。 态的影响 株洲市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是 个典型的 。 举例 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 日本的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 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状形态。 交通条件改变对 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聚落空间形态和 发展速度的影响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影 响,其中 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商业网 点的密度明显 平原商业网点。 对商业网点 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 ,还会影响商 业网点分布的 ,很多商业网点以 为 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 公路沿线。 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 繁荣或衰落。 四要点突破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和密度的影响 1、 商业网点的布局区位: (1) 市场最优: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会,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商业区; (2)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的的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对内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点。 2、 商业网点的密度: (1) 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密度大; (2)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密度小。 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原因是--------------------- (3)从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看,山区宜采用------形式,如-------、-----------等,平原宜采用----------形式,如--------、------------等。 解析: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密度相对也较小,商业网点的发育程度也较低;而平原地区交通发达,运输方式多样,人口密度大,商品流通快,商业网点发育程度高,密度也较大。 答案:(1)山区和平原自然条件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同,从而产生了地域分工 (2)小 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困难 (3)灵活组织 货郎担 大篷车 固定 商业街 商业小区 四、课堂训练 1 郑州既是铁路交通枢纽又是商业中心,是由于( ) A 郑州商品生产能力强 B 郑州市规模大 C 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D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 2 影响嘉兴市聚落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方式的变化 B 工业的发展 C 自然资源的变化 D 人口的迁移 3 关于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交通线路少,使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 B 山区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应建立商业中心吸引更多的客源 C 平原建立商业中心是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的具体体现 D 小商店、流动摊点应是山区商业网点的主要形式 4 我国扬州和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 A 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路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 政治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D 军事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5 京九铁路自北而南,跨越多条大河大江,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建铁路,其支撑条件是(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人民群众的支援 C.香港的大力支持 D.先进的科学技术 6 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的主要条件为( ) A.经济发达地区、地势低平有大河 B.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C.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D.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丰富 7 武汉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地处长江中游平原,长江、汉水交汇处,位置优越 ②地处我国中部人口密集区,客货流量大 ③武汉附近各类资源丰富,便于开发 ④武汉气候条件好,便于铁路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某地简图》,分析回答第8题 目前,该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现代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9沙特阿拉伯石油输出量最大的运油路线是( ) A、波斯湾—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C、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 D、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国 10下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11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 市,是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城市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图中B、C、D三港口中, 是我 国北方沿海航区的中心港口, 是我国 运煤专线“神州第一线”上的重要港口。 (要求填写字母) (3)2001年,山东淄博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暑假期间,沈阳某中学生夏令营打算乘火车到淄博旅游。请你为他们安排一条到达淄博的既便捷又经济的铁路旅游线路(要求写出铁路线名称). 1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 图中铁路线名称① 线、 ② 线、③ 线、④ 线。 (2)图中阴影部分地区 的表现是 ;图中甲 位置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3)A地矿产要运往上海市,请设计最佳运输路线是 。 13铁路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 的2%,却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2007年10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领导小组成,意味立着其前期准备完毕,开工在即。京沪高速铁路预算为2200亿人民币,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 材料三: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图18) (1)分析说明京沪线的铁路运输密度4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6分) (2)烟大轮渡已开通,沿海铁路正在修建。分析东部沿海铁路贯通后,对缓解京沪铁路压力所起的作用。(4分) (3)京沪高速铁路将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有何好处?(6分) (4)京沪高速铁路在山东省境内长500余公里,将设立德州、济南、泰山、曲阜、枣庄五站。试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对山东沿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9分)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 布局 变化 影响 人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87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