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导学案:1.3《区域发展差异》检测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导学案:1.3《区域发展差异》检测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导学案:1.3《区域发展差异》检测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一、选择题: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2.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5.读下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D.④⑤⑥ 6、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B.降水逐渐减少 C.人口密度依次增大 D.地势逐级升高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7~9题。 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 9.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10.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D.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11.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2. 图五和图六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图五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 、 经济地带,图六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 、。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和 。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 三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87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