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认识环境管理》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认识环境管理》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认识环境管理》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 难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说明: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 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 更有效。 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 案例① 探究活动: 1、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 通过材料的阅读及探究活动能够了解到: ①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②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③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 ,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 和行为的 。因此单靠 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在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补充):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 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 施加影响 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实施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 、 、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 表5、1环境管理的对象: 通过阅读表5、1,了解不同管理对象的环境管理内容。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3、环境管理的手段 (1)主要手段: 和 (2)其他手段: 、 和 说明: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 和 强制性地约束 、 和 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图5.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通过读图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 以及 (20世纪80年代制定)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 , ,化害为利, ,大家动手, ,造福人民,简称32字方针。其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目的。其思想体现了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整体性、公众参与、促进环境与人的共同发展等先进理念。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实施的是“三同时”制度。 阅读 阅读“我国环境保护的国家行动”,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十五”期间重点实施的10项工程。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 》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也是我国环境法中的重要部分。 案例② 通过对案例②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到:近些年我国加强了管理环境的行政和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污染企业对环境的危害,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权威性。 思考 1.加强环境管理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点拨:可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方面回答。 2.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点拨: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等问题。经济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8部环境保护法,并指出3部相关的资源法律。 思考 加强每个人的环境法制观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什么意义? 点拨: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犯罪人“无意识犯罪”或者侥幸心理尤其突出。 (1)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攫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环境管理 高中地理 认识 环境管理 教案 新人 选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87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