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表格》教学反思.doc
《《插入表格》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入表格》教学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1课 横竖天地 ——插入表格 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表格的两种方法;根据需要创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表格。 2、通过对比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上机操作来完成插入表格的学习。 3、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处理信息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插入表格的两种方法;学会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2、难点:合并单元格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机、学生机、投影设备(表格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关于语言描述的课程安排。 学生小组讨论:还有更好的方法来描述课程的安排吗? 学生汇报,指出用表格更好。 你认为哪一种描述方式你更喜欢,为什么? 请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引出Word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表格。 二、新课讲授 (一)插入表格 教师:刚才通过对比观察,大家已经知道了表格的作用。 1、表格的作用(板书) 表格可以简洁、清楚的表述相关的内容 2、表格的组成(板书) 看书预习,一张表格应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学生思考,同桌间互说表格的组成由哪些? 教师总结:在表格中把竖的称为"列",横的称为"行"。 行和列的交叉部分就叫做“单元格”。表格中的任意一个都被称为一个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的最小单位。在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文字、数据等资料。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单元格并单击鼠标时,光标就会出现在此单元格的回车符前面,这时光标所在的点称为"插入点"。用光标键也可以控制插入点。操作示范。 "表名"用来简单指明表格的用途、内容、类型等。表名可放在表格的上方。操作示范。 练习:教师出示几个表格,请学生判断几行几列? 3、表格的插入 学生参考教材,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插入 要求:插入5行6列的表格,并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插入的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并指导个别学生。 请学生到教师机演示插入表格的过程,其他学生总结过程,教师补充并板书。 4、拓展:插入表格的另一个方法 教师:除了刚才的插入表格的方法外,同学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在常用工具栏中,利用“插入表格”的按钮也可以插入表格。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过程,强调如何以拖动的方法来快速创建表格。 学生模仿完成表格的插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并指导个别学生。 教师小结:这是插入表格的两种方法,询问学生是否掌握。 (二)编辑表格 1、教师:幻灯片出示作品,请学生对比观察两个表格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找出不同 请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小结:其中一张表格中的单元格是规则的,大小是统一的。而另一张表格中的单元格有大有小不规则,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同学们会做吗? 学生回答 教师:实际上是将表格中的几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了,使用了合并的方法,那么大家就一起动手做一做吧。(在做的过程中想一想,既然有合并单元格,是不是应该还有拆分单元格呢?) 2、教师请一名“小助手”来协助老师:教师边巡视边提示操作过程,“小助手”根据教师的提示在教师机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和对照大屏幕的演示过程来一起进行操作。 教师讲解过程,巡视观察学生操作情况 小助手根据教师提示操作 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和对照大屏幕演示过程操作 请学生总结过程,教师补充并板书 3、教师:好,接下来回到让大家思考的问题上,能否拆分单元格。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完成操作。 请学生到教师机演示 师生评价,小结:通过合并和拆分单元格可以将插入的表格修改成我们需要的样式。 练习:插入一个新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内容,评价学生完成情况。 四、板书: 第11课 横竖天地 ——插入表格 (一)插入表格 1、表格的作用2、表格的组成3、表格的插入 (二)编辑表格 1、合并单元格2、拆分单元格 《插入表格》教学反思 ——园林小学 李元慧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在Word中创建表格,让学生认识表格的行、列、单元格等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和掌握绘制表格的方法和编辑设置,在不断认识中了解表格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导入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以分组竞赛入手,快速调动学生对表格的学习兴趣及简单认识,逐步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表格,让学生产生动手创建表格的浓厚兴趣。 2.夯实基础,加深印象 在出示任务后,我没有让学生急于操作,而是和同学们认真了解表格的组成——行、列、单元格。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和简洁明快的总结归纳,学生对表格有了清晰的概念和更深一层的了解,而后我又连续提出三道抢答题,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是几行几列,最后我又变换一下行、列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表格有了完整、全面的认识。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在掌握学生对表格的认知后,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任务,总结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4.技巧提示,提高制作质量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合作分工非常明确,一个负责操作,一个负责指导,这时我建议那名同学将你的好方法向全班分享,得到的效果非常理想,其他同学不仅提高了制作质量,而且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5.赏识评价,激发自信 本节课中,我时刻关注学生每次发言和演示情况,然后用一句简短的评价语给予鼓励,如朗读后,我会说“你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清脆,全班同学听的非常认真”,如演示讲解后,我会说“你的动手能力和表述能力一样棒!”,又如发现问题时,我会说“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等,让学生感受那种被赏识、肯定的情绪。 6.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最后展示环节,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角度去欣赏同伴的作品。 7.贯穿全课,体验收获的喜悦 整节课在老师任务驱动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摸索,从最初认识表格——制作表格——修改表格——到最后展示表格,简明扼要地说出收获和感受,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位孩子的脸上。 不足之处: 1.知识衔接性不够紧凑。 2.没有做到全班学习进度一致。 3.展示成果后,没有要求学生保存作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插入表格 插入 表格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894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