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课堂10分钟练习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课堂10分钟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课堂10分钟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1.(对应考点一)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解析:食盐、蔗糖易溶于水,植物油易溶于汽油,所以A、C、D可制得溶液,而泥土与水形成浊液。答案:B 2.(对应考点一)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0-9~10-7m之间 B.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D.颜色相同 解析:从分散系角度来分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A不正确;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而氯化铁溶液为黄色,D不正确。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不属电解质,就属于非电解质B.SO3溶于水可导电,SO3属于电解质C.能导电的物质属于电解质,NaCl属于电解质,NaCl晶体可导电 D.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 解析: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由物质的分类可知,A不正确;SO3溶于水,生成了硫酸,而不是SO3本身电离导电,B不正确;电解质本身不能直接导电,只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它们电离后才能导电,C不正确;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D正确。 答案:D 4.(对应考点二)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醋酸;④汞;⑤BaSO4晶体;⑥纯蔗糖;⑦酒精;⑧熔融KNO3;⑨O2。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写)。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以上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5)以上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化合物中的酸③、盐—①、⑤、⑧属于电解质;其余化合物:②、⑥、⑦为非电解质。单质:④、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本身能导电的只有⑧,金属单质④可导电,物质溶于水形成的为电解质溶液的才可导电,有①、②、③、⑧。 答案:(1)④⑧ (2)①③⑤⑧ (3)②⑥⑦ (4)①②③⑧ (5)④⑨5.(实验题)从一种澄清的Fe(OH)3胶体中取出四份,每份5 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向1号试管中滴加Na2SO4的浓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加(NH4)2SO4溶液,将3号试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将4号试管留做对比样本,观察各试管内的现象。结果是1号、2号、3号试管内都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4号试管内未产生新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试管内的红褐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向3号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4号试管内慢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并边滴加边振荡试管,直至硫酸过量为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问题(1)时要注意分清Fe(OH)3胶体中的主要成分[H2O和Fe(OH)3胶体];回答问题(3)时要注意分析Na2SO4、(NH4)2SO4、H2SO4在化学组成上的共性(含SO)和H2SO4的个性(含H+)。向4号试管内滴加稀H2SO4,Fe(OH)3胶粒凝聚成Fe(OH)3沉淀,再加H2SO4沉淀溶解。 答案:(1)Fe(OH)3 氢氧化铁 (2)红褐色沉淀溶解,形成了棕黄色的澄清液体 (3)先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后该沉淀溶解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课堂10分钟练习 高中化学 苏教版 必修 专题 第一 单元 第四 课时 课堂 10 分钟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02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