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6 专题1课题2知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化学选修6 专题1课题2知能优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选修6 专题1课题2知能优化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1.(2011年绍兴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双选)( ) A.纸色谱法 B.萃取法 C.吸附法 D.纸层析法 解析:选AD。由图中内容可知,这是分离物质的纸色谱法,又叫纸层析法。 2.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已知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则可推出其易溶于( ) A.水 B.苯 C.酒精 D.甘油 解析:选B。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因为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也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苯中。 3.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没有涉及的基本操作为( ) A.过滤 B.分液 C.萃取 D.蒸馏 解析:选D。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过程中要经过:菠菜研磨浸取、过滤、洗涤、干燥。洗涤中有分液、萃取。 4.(2011年温州高二检测)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 A.盐酸 B.酒精 C.NaOH溶液 D.丙酮+盐酸 解析:选D。纸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 5.(2011年高考广东卷)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 ℃)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① 3.0 Y 10 绿色 ② 3.0 7.0 10 绿色 ③ 3.0 6.0 10 黄绿色 ④ 3.0 5.0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食品,否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解析:(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该实验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为pH的大小,所以我们要设置一系列pH梯度,即pH为8.0、7.0、6.0、5.0。(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pH为6.0、5.0的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会分解,所以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酸性食品。(4)由于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我们可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粗产品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以确定是否含有其他色素。 答案:(1)无水乙醇或丙酮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 (2)8.0 pH梯度差为1.0,所以Y为8.0 (3)酸性 叶绿素分解,食品变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4)方法: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粗产品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以确定是否含有其他色素。 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将预先准备的干燥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使之呈梯形,在距该端1 cm处画一铅笔细线。 ②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叶绿素粗产品,沿铅笔线均匀地画滤液细线。 ③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置于烧杯中的层析液中(不要将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中)。 ④观察实验结果。 1.以下措施能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的是( ) A.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B.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C.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D.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答案:A 2.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的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解析:选D。根据实验原理需要把实验材料剪碎后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研磨,同时还要加入丙酮使色素溶解,来提取各种色素,然后,过滤得到含色素的滤液。再在滤纸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3.(2011年保定高二检测)在提取、分离菠菜中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的实验中,要先用溶剂将菠菜中的色素溶取,下列溶剂中合适的是( ) A.乙醇—蒸馏水 B.乙醇—石油醚 C.石油醚—蒸馏水 D.石油醚—苯 解析:选B。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易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在乙醇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小;叶黄素易溶于乙醇等极性溶剂,在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小;石油醚与乙醇能混溶,因此,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是溶取菠菜中色素的最佳溶剂。 4.用有机溶剂提取菠菜中的色素所形成的色素石油醚溶液,要用干燥剂进行干燥以后再用纸色谱法进行色素分离。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A.芒硝 B.无水硫酸钠 C.蓝矾 D.明矾 解析:选B。芒硝——Na2SO410H2O,无水硫酸钠——Na2SO4,蓝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它们当中只有无水硫酸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5.(2011年宿迁高二检测)在层析实验中常要喷洒显色剂,其作用是( ) A.使试样中的各组分能更好地分离 B.使试样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有利于点样观察 C.使分离后的各组分呈现一定的颜色,便于观察 D.使分离后的各组分分布在滤纸的不同部位 解析:选C。喷洒显色剂主要是让分离后的各组分呈现不同颜色。如果分离的物质是有色的,则不需喷显色剂。 6.下列关于纸层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 C.纸层析的实质是试样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间产生不同分配 D.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解析:选B。向试管中加入展开剂时,展开剂不能沾到试管壁,故B项错误。 7.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 ) A.橙黄色 B.蓝绿色 C.黄绿色 D.黄色 答案:C 8.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只产生红褐色沉淀,后变灰绿色,最后呈白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解析:选B。如果先滴加氯水,Fe2+将会被氧化。 9.下列各组中,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步骤是( ) ①选植物绿叶 ②研磨 ③过滤 ④点试样斑点 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斑点触及层析液 ⑥观察色素带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⑥ 解析:选A。为保证展开剂平行上升,需使试样斑点不可过大,浓度不可太低且不可造成色素溶解。 10.(2011年漳州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制乙烯气体 B.试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试液中含Fe2+ C.稀HNO3溶液对照比色卡,pH为0.5 D.乙酸乙酯与乙酸的混合物弃去上层,除去杂质乙酸 解析:选B。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在140 ℃时反应生成的是乙醚而不是乙烯。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时,试纸不能浸入溶液以免扩散使测定结果不准。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不能用烧碱中和除去。因在烧碱溶液的存在下乙酸乙酯能水解减少了乙酸乙酯的量。故A、C、D错误。因Fe2+与KSCN不反应,被H2O2氧化为Fe3+后与KSCN溶液反应变为血红色,故B正确。 11.(1)在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斑痕。 (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纸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描述Fe3+和Cu2+得到分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蓝色(或浅蓝色) 棕黄色(或黄色) (2)Fe3++3NH3H2O===Fe(OH)3↓+3NH Cu2++4NH3H2O===[Cu(NH3)4]2++4H2O (3)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 (4)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5)从实验现象中可以说明,Fe3+是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而Cu2+是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从而使Fe3+和Cu2+得到分离 12.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1)将5 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2)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3)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未除去粗叶脉及将叶片剪碎,降低了叶绿素的提取率 (2)上一次滤液细线未干燥,即进行下一次划线,滤纸条被划断,色素分子不能再沿滤纸条向上扩散 (3)由于摇晃,层析液接触滤液线,溶解了色素 13.(2011年泉州高二检测)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Ⅰ是____________。 (2)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编号 猜想 甲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乙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丙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解析:(1)由题给信息——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可知试剂Ⅰ为稀盐酸(或稀硫酸);(2)未加入新制氯水而溶液变红,说明药品中的Fe2+部分被氧化为Fe3+;(3)溶液变红的原因是Fe3+与SCN-生成了络合物,如果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则再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应该变红。 答案:(1)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 (2)少量的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Fe3+ (3)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 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② 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 如果溶液仍不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化学选修6 专题1课题2知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 化学 选修 专题 课题 知能 优化 训练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02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