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臂杠杆设计说明书.doc
《等臂杠杆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臂杠杆设计说明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等臂杠杆 专 业:1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 号: 1211111043 姓 名: 王文镇 指导老师: 胡中伟 2015年7月21日 目 录 1.引言 3 2.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3.零件的分析 3 3.1零件的作用 3 3.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3 3.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3 4. 选择毛坯 4 5.工艺规程设计 4 5.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5.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5.3制定工艺路线 5 5.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6 6.工艺设计 7 6.1机床的选择 7 6.2刀具的选择 7 6.3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7 7.选择切削用量、确实时间定额 9 1. 引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特别强调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工程材料这两门课程的运用,同时也有对刀具和切屑的部分知识的综合,因此这是我们对以前所学各门课程的一次较为深入的综合总复习,同时还要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查阅和学习,也是一次对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 这次我做的题目是等臂杠杆,希望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可以更深的了解机械制造这方面的知识,也希望这次我的课程设计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 2.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任务书上的题目内容为:加工一个等臂杠杆,该零件年常量为20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0%,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试进行该杠杆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N=Q n(1+a%)(1+b%)=200001(1+10%)(1+1%)=22220(件/年) 该零件的年产量为22220件,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中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3. 零件的分析 3.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为等臂杠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的。 3.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灰铸铁 牌号:HT200 标准GB9439-88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200MPa,硬度200HB(RH=1时) 试样尺寸:试棒直径30mm 3.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材料为灰铸铁,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合理,主要是对各个圆柱或圆台的两端面进行加工以及对四个孔的加工。由于面加工的对象是面,所以可以对其进行铣削,Ra值最大的是6.3,因此要对其进行粗铣和精铣,两个直径为8的孔和直径为10的孔要求一定的形位公差,加工时需要选好基准。还有孔由于孔径比较小,铸造时是铸造不出来的,只能铸出实心,然后再进行加工。 4.选择毛坯 零件毛坯为铸件,考虑到整体式加工,较废材料,不经济,而零件为普通零件不受冲击,故不宜选用锻件,最终确定使用铸件,为大量生产,且轮廓尺寸规则,可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铸造,且可用大型铸造如一出十等方法铸造,这样更能提高生产率。 5.工艺规程设计 5.1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工件在加工第一道或最初几道工序时,一般选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是粗基准,该零件选用宽度为30mm肩面作为粗基准,可用压板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撑Φ40mm的外轮廓作为主要定位。达到完全定位,加工Φ25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考虑到加工精度和装夹方便,加工孔时以加工好了的Φ25的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铣面时可以为互为基准。 5.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粗精铣Φ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面、粗精铣两个Φ30mm凸台上下端面、对Φ25mm,Φ10mm,2Φ8mm孔的钻,扩或铣。具体如下: 1、 Φ40mm圆柱的上平台及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公差等级为IT7-IT9,表面粗糙度Ra6.3,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2、 Φ40mm圆柱的下平台:公差等级为IT7-IT9,表面粗糙度Ra3.2,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3、 2Φ30mm圆柱的上下平台:公差等级为IT7-IT9,表面粗糙度Ra6.3,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4、 钻Φ25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6-IT9,表面粗糙度Ra1.6,采用钻孔-扩孔-精铰孔的加工方法。 5、 钻Φ10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8-IT9,表面粗糙度Ra3.2,采用钻孔-铰孔的加工方法。 6、 钻2Φ8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Ra1.6,采用钻孔-粗铰-精铰的加工方法。 5.3制定工艺路线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机加工可按下述路线进行。 (1)工艺路线方案一: 下料,铸造,人工时效 工序四:粗铣Φ40mm上平台和30mm的平台。 工序五:精铣Φ40mm上平台和30mm的平台。 工序六:粗铣Φ40mm下平台。 工序七:精铣Φ40mm下平台。 工序八:粗铣2Φ30mm的凸台上下表面。 工序九:精铣2Φ30mm的凸台上下表面。 工序十:钻-扩-精铰Φ25mm的内孔。 工序十一:钻-铰Φ10mm的内孔。 工序十二:钻-粗铰-精铰2Φ8mm的内孔。 工序十三:终检入库。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下料,铸造,人工时效 工序四:以Φ40mm上平台为定位基准,粗铣Φ40mm下平台、2Φ30mm凸台下表面。 工序五:以Φ40mm下平台为定位基准,粗铣Φ40mm上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面、2Φ30mm凸台上表面。 工序六:以Φ40mm上平台为定位基准,精铣Φ40mm下平台、2Φ30mm凸台下表面。 工序七:以Φ40mm下平台为定位基准,精铣Φ40mm上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面、2Φ30mm凸台上表面。 工序八:以Φ40mm的圆周面为定位基准,钻-扩-精铰-倒角Φ25的内孔。 工序九:以Φ25mm的内孔为定位基准,钻-铰Φ10mm的内孔。 工序十:以Φ25mm的内孔为定位基准,钻-粗铰-精铰2Φ8mm的内孔。 工序十一:终检入库。 对于工艺路线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件的精度,但安装繁琐,和工艺路线二比起来,工艺路线二更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且安装、加工路线也比较合理,因此选择工艺路线二作为此次零件的加工路线。 5.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工艺方法: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19表2.8可知CT=8-10,取CT=10,加工余量等级为G,孔的加工等级比地面和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低一级为H。 序号 基本尺寸/mm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mm 尺寸公差/mm 毛坯工序尺寸/mm 1 地面54mm G 单侧3.5 2.8 57.51.4 2 左边Φ30mm凸台下台面4mm G 单侧3.5 2.0 31 3 右边Φ30mm凸台下台面58mm G 单侧3.5 2.8 651.4 4 顶面54mm G 单侧3.5 2.8 611.4 5 左边Φ30mm凸台上台面73mm G 单侧3.5 3.2 801.6 6 右边Φ30mm凸台上台面11mm G 单侧3.5 2.2 181.1 7 孔Φ25mm H 双侧一半12.5 8 孔Φ10mm H 双侧一半5 9 孔2Φ8mm H 双侧一半4 注:加工余量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0,尺寸公差查P18. 6.工序设计 6.1机床的选择 立式铣床X52K:主电机功率7.5KW,主轴转速30-1500r/min,工作台纵向进给量:23.5-1180mm。 立式钻床Z525:主电动机功率2.8KW,主轴转速范围97-1360r/mm,进给量范围0.1-0.81r/min. 6.2刀具的选择 加工表面 刀具名称 刀具参数 刀片材料 粗铣端面 直齿三面刃铣刀 D=50,Z=14 高速钢 精铣端面 直齿三面刃铣刀 D=50,Z=14 高速钢 钻孔 锥柄短麻花钻 d=7.8,d=9.8, d=23 高速钢 扩孔 锥柄扩孔钻 d=24.8 硬质合金钢 铰孔 锥柄机用铰刀 d=7.96,d=8, d=10,d=25 硬质合金钢 孔Φ25mm的倒角 90直柄锥面锪钻 d=50,Z=10 硬质合金钢 6.3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各工步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等) 工序 加工表面(括号内为基本尺寸/mm) 加工方法 加工余量/mm 精度等级IT 公差值/mm 工序尺寸/mm 工序四 Φ40mm的下平台面(54) 粗铣 3 11 0.19 Φ30mm左凸台下台面(4) 粗铣 3 11 0.075 Φ30mm右凸台下台面(58) 粗铣 3 11 0.19 工序五 Φ40mm的上平台面及宽度为30mm上平台面(54) 粗铣 3 11 0.19 Φ30mm左凸台上台面(73) 粗铣 3 11 0.19 Φ30mm右凸台上台面(11) 粗铣 3 11 0.11 工序六 Φ40mm的下平台面(54) 精铣 0.5 8 0.046 Φ30mm左凸台下台面(4) 精铣 0.5 8 0.018 Φ30mm右凸台下台面(58) 精铣 0.5 8 0.046 工序七 Φ40mm的上平台面及宽度为30mm上平台面(54) 精铣 0.5 8 0.046 Φ30mm左凸台上台面(73) 精铣 0.5 8 0.046 Φ30mm右凸台上台面(11) 精铣 0.5 8 0.027 工序八 Φ25mm内孔 钻孔 23 11 0.13 扩孔 1.8 10 0.084 精铰 0.2 7 0.021 工序九 Φ10mm内孔 钻孔 9.8 11 0.09 铰孔 0.2 8 0.022 工序十 2Φ8mm内孔 钻孔 7.8 11 0.09 粗铰 0.16 8 0.022 精铰 0.04 7 0.015 注:精度等级可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41-42,公差值可查书P47. 7.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1) 工序四 <1>工步一:粗铣Φ40mm下平台 切削用量 已知工件材料为HT200,选择高速钢直齿三面刃铣刀直径D=50mm,齿数z=14。背吃刀量a=3mm。机床选用X52K立式铣床。根据资料所知,X52K型立式铣床的功率为7.5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P133表5-27和表5-30分别得每齿进给量f=0.25mm/z和铣削速度Vc=20m/min, 则 =127r/min 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1表3.7可选取转速n=15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c = Vc==23.55m/min 实际进给量: =0.2514150=525mm/min 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1表3.8可选取工作台进给量=475mm/min 校验机床功率 查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P135表5-31与表5-32得=30,=3mm,=1.0,=0.25,=0.65,=40mm,=0.83,Z=14,d=50mm,=0.83,n=150r/min,=0,=0.96 所以经过计算切削力=408.19N 功率==0.16KW,小于机床电机功率7.5KW,所以切削用量合适。 工时的计算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4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11.5mm,=2mm,=40mm,所以 6.76s,=1.01s,0.23,0.23s. 单件时间8.23s <2>工步二:粗铣Φ30mm左凸台下台面与<3>工步三:粗铣Φ30mm右凸台下台面,由于切深,机床,刀具与工序一一样,所以切削用量不变。 n=150r/min,Vc=23.55m/min,=475mm/min, 因为其切削面积小于工步一,所以功率也较小,切削用量符合。 工时的计算 A.工步二的工时: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3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7mm,=2mm,=30mm,所以 4.92s,=0.7s,0.17,0.17s. 单件时间6s B.工步三的工时: Φ30mm右凸台下表面由于其加工过程与工步二完全一样,所以单件时间6s 综合:工序一总工时t=20.23s (2)工序五 <1>工步一:粗铣Φ40mm上平台表面和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面。 ①切削用量,所用机床,刀具等都和工序一的工步一一样,即n=150r/min,Vc=23.55m/min,=475mm/min, ②工时的计算: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4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11.5mm,=2mm,=83mm,所以 12s,=1.8s,0.41,0.41s. 单件时间14.62s <2>工步二:粗铣Φ30mm左凸台上台面与<3>工步三:粗铣Φ30mm右凸台上台面, ①切削用量:由于切深,机床,刀具与工序一一样,所以切削用量不变。 n=150r/min,Vc=23.55m/min,=475mm/min ②工时计算: 工步二和工步三由于粗铣过程与工序一中工步二、工步三一样,所以工步二和工步三的工时:6s 综合:工序二总工时t=26.62s (3) 工序六 <1>工步一:精铣Φ40mm下平台表面。 ①切削用量: 机床刀具和粗铣时一样,但背吃刀量a=0.5mm。 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P133表5-27和表5-30分别得每转进给量f=0.5mm/r和铣削速度Vc=26m/min, 则 165.6r/min 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1表3.7可选取转速n=19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c = Vc=29.83m/min 实际进给量: 0.5190=95mm/min 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1表3.8可选取工作台进给量=95mm/min 校验机床功率 查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P135表5-31与表5-32得=30,=0.5mm,=1.0,=0.018,=0.65,=40mm,=0.83,Z=14,d=50mm,=0.83,n=190r/min,=0,=0.96 所以经过计算切削力=12.30N 功率==0.006KW,小于机床电机功率7.5KW,所以切削用量合适。 ③工时的计算: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4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11.5mm,=2mm,=40mm,所以 33.6s,=5.04s,1.16s,1.16s. 单件时间40.96s <2>工步二和工步三的精铣与工步一一样, ①切削用量:n=190r/min,Vc=29.83m/min,=95mm/min ②工时计算: A.工步二的工时: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3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7mm,=2mm,=30mm,所以 24.6s,=13.69s,0.85s,0.85s. 单件时间29.99s B.工步三的工时: 由于加工过程和加工参数与工步二完全一样,所以29.99s 综合:工序三总工时t=100.94s (4)工序七 <1>工步一:精铣Φ40mm上平台表面和宽度为30mm的上平台面。 ①切削用量,所用机床,刀具等都和工序三的工步一 一样。 ②工时的计算: 基本时间:主偏角=90,d=50mm,=40mm,采用对称铣平面。由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31表5.41得11.5mm,=2mm,=83mm,所以 61.2s,=9.18s,2.11s,2.11s. 单件时间74.6s <2>工步二:精铣Φ30mm左凸台上台面与<3>工步三:精铣Φ30mm右凸台上台面, ①切削用量: 由于切深,机床,刀具与工序三的工步二和工步三一样,所以切削用量一样。 ②工时的计算: 由于工步二和工步三精铣过程和加工参数与工序三中工步二、工步三一样,所以所用时间也一样,单件时间都是29.99s 综合:工序四总工时t=134.58s (5) 工序八:Φ25mm内孔的钻-扩-精铰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采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机床主电机功率2.8KW <1>工步一:钻孔 ①切削用量: 刀具:高速钢锥柄短麻花钻,d=23,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19表5.20得Vc=18m/min,进给量f=0.25mm/r 则239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272r/min 实际切削速度:V==20.50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54mm,0,D=23mm,0,45,所以12.5mm,则58.8s,=8.82s,2.03s,2.03s. 单件时间71.68s <2>工步二:扩孔 刀具:锥柄扩孔钻。机床:Z525立式钻床。d=24.8mm, ①切削用量: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0表5.21与P88表3.19得进给量f=0.81mm/r,查表5.22得Vc=87.5m/min, 则1128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96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74.46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54mm,0,D=24.8mm,23,45,所以1.9mm,则4.31s,=0.65s,0.15s,0.15s. 单件时间5.26s <3>工步三:精铰 刀具:锥柄机用铰刀d=25mm ①切削用量: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2表5.26与P88表3.19得进给量f=0.81mm/r,查表5.22得Vc=70m/min, 则892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96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75.36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54mm,0,D=25mm,24.8,45,所以1.1mm,则4.2s,=0.63s,0.14s,0.14s. 单件时间5.11s 综合:工序五总工时t=82.05s <4>工步四:倒角 刀具:90直柄锥面锪钻,d=50mm,z=10mm,查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P168表5-60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8表3.19,选f=0.17mm/r,Vc=40m/min, 则255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272r/min 实际切削速度:v==42.70m/min (6) 工序九:Φ10mm内孔加工钻-铰,机床Z252立式钻床 <1>工步一:钻孔 ①切削用量: 刀具:高速钢锥柄短麻花钻,d=9.8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19表5.20得Vc=18m/min,进给量f=0.17mm/r 则585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545r/min 实际切削速度:V==16.77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25mm,0,D=9.8mm,0,45,所以5.9mm,则19.8s,=2.97s,0.68s,0.68s. 单件时间24.13s <2>工步二:铰孔 ①切削用量: 刀具:锥柄机用铰刀d=10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2表5.26与P88表3.19得进给量f=0.81mm/r,查表5.22得Vc=50m/min, 则1592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136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42.70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25mm,0,D=10mm,9.8,45,所以1.1mm,则1.42s,=0.063s,0.04s,0.04s. 单件时间1.56s 综合:工序六的总工时t=25.69s (7) 工序十:钻-粗铰-精铰2Φ8mm的内孔 <1>工步一:钻孔 ①切削用量: 刀具:高速钢锥柄短麻花钻,d=7.8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19表5.20得Vc=18m/min,进给量f=0.17mm/r 则735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68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16.65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15mm,0,D=7.8mm,0,45,所以4.9mm,则10.2s,=1.53s,0.35s,0.35s. 单件时间224.86s <2>工步二:粗铰 刀具:锥柄机用铰刀d=7.96mm ①切削用量: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2表5.26与P88表3.19得进给量f=0.81mm/r,查表5.22得Vc=50m/min, 则2000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136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33.99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15mm,0,D=7.96mm,7.8,45,所以1.08mm,则0.88s,=0.13s,0.03s,0.03s. 单件时间22.14s <3>工步三:精铰 ①切削用量: 刀具:锥柄机用铰刀d=8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2表5.26与P88表3.19得进给量f=0.62mm/r,查表5.22得Vc=80m/min, 则3185r/min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87表3.18得n=136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34.16m/min ②工时的计算: 查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P229表5.39得15mm,0,D=8mm,7.96,45,所以1.02mm,则1.14s,=0.021s,0.03s,0.03s. 单件时间22.44s 综合:工序七总工时t=29.44s-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杠杆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06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