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三则》和《两小儿辩日》课文分析试卷.doc
《《古代神话三则》和《两小儿辩日》课文分析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神话三则》和《两小儿辩日》课文分析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古代神话三则》 1、 你从三则神话中,学到了人类的什么宝贵精神? 2、( )变成了邓林。 3、“未至”是说没有到达( )。 4、精卫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原文回答) 5、精卫鸟所在的地点: 6、精卫鸟叫声的特点: 7、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 )为什么会变成鸟? 8、文中那句话表现了精卫鸟填海的行动? 9、天帝问什么会杀死鲧? 《两小儿辩日》 1、 本文运用( )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 通过( )描写表现人物的。 2、 两小儿对同一自然现象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分别从哪两个角度进行推论的? 3、 两小儿提出不同看法的依据是什么? 4、 孔子在这则故事中的态度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 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7、 文中从哪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8、“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这不能怪孔子。因为这是当时的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9、作者为什么把孔子写进故事里? 因为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两小儿辩论的问题连博学的孔子都不能判断,可见问题非常复杂,从而反映了古人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10、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结论? 两小儿辩论的是太阳早晨和正午距离人远近的问题。他们会有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判断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其中一个小孩是从视觉的角度,另一个小孩是从感觉的角度。 11、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实际谈谈。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对于疑难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要勇于质疑,敢于质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例如,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存在许多未知的知识,对于这些疑难,我们要敢于质疑,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还要敢于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12、“孔子不能决也”你认为包含那些意思? 1)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丰富,也会又不知道的东西。 2)说明了孔子实事求是,诚实的态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神话三则 两小儿辩日 古代 神话 小儿 课文 分析 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43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