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实验小学 金转风 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8单元104页“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沏茶问题的探索过程,体会统筹安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沏茶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课前准备: 1、铺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合理安排的故事。 2、教具准备:记录本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在家里你都做过些什么家务。 如果你的妈妈安排你烧水和扫地,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 让学生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等等。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 揭示课题:数学广角。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数学广角”里合理安排-沏茶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1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导入沏茶话题 先导入例1的主题图:小明家又来了客人,大家想去看看是谁吗? 组织学生读懂图片上的数学信息,再导入沏茶话题:那谁知道沏茶要做些什么事呢?两三位学生畅谈完后,课件展示沏茶要做的事情和所需要的时间。 (2)理清事情的先后次序 让他们理清工序的先后次序,再提出问题:那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3)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巡堂并给小组的活动适当的指导。 (4)感知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方法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自由说说是怎样安排的,并上台展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箭头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并让他们通过对比自己挑选出最佳方案:11分钟。 (5)谈发现,作总结。(教师讲解)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可以看到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少。我们把这种最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法叫做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迁移巩固,掌握新知。 在这个环节里面的一个练习是课本10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完成第1题时,让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共同探讨最合理方案,最后由教师小结; (四)提升知识,拓展认识。 在这一环节里我特意安排了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的例子让学生去探讨,力求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合理安排的真正意义。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最后小结: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学习感受。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同学们回去交流一下,为了达到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一原则,进而深化知识,我设计了让学生小组交流完成的作业。 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1+1+8+1=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沏茶问题 四年级 上册 沏茶 问题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529457.html